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集。这段文字实际上是一首四句为一组,共重复三次的诗歌,每次略有变化。这里我们可以将它分成三个部分来鉴赏。
在第一部分中,“既破我斧,又缺我斨”表达了工具损坏的困境。“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则描述了周公东征时的盛况和受到了四国的尊崇。最后“哀我人斯,亦孔之将”中,“哀我人斯”表现出诗人的悲伤情绪,而“亦孔之将”可能是在表达对周公或其他领导者的依赖和期待。
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在字词上有所变化,但整体意境相近。同样,第三部分也保持了这种结构和主题,只是用词稍有不同。在整个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工具损坏的无奈,以及对伟大领导者东征时国力的展示与个人情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体会到古代劳动者的艰辛生活,更能感受到历史变迁中个人命运与国家盛衰之间的微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