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倍多(bèi duō)的意思:数目很多倍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不效(bù xiào)的意思:不起作用、无效果
垂名(chuí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卓著,声誉显赫。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感慨(gǎn kǎi)的意思:感叹内心的激动和思考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酒话(jiǔ huà)的意思:指酒后的言谈,多指酒后吐真言或者酒后发表的言论。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榴锦(liú jǐn)的意思:形容绚丽多彩的颜色或华丽的衣物。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蒲酒(pú jiǔ)的意思:指酒色之事。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瞬息(shùn xī)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瞬间
习俗(xí sú)的意思:
◎ 习俗 xísú
[custom;convention] 风俗习惯
文化习俗湮没(yān mò)的意思:指事物被淹没、被掩盖,失去了原本应有的重要性或存在感。
眼明(yǎn míng)的意思:形容视力敏锐,洞察力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
照眼(zh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或言论引起关注、引起注意
知感(zhī gǎn)的意思:指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
- 注释
- 少年:年轻。
艾符:艾草和驱邪符。
祈:祈望。
鬓丝:鬓发。
榴:石榴花。
贤愚:圣贤,愚蠢。
垂名:名垂青史。
湮没:淹没,消失,毁灭。
- 翻译
- 年少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在岁月面前无论是圣贤还是愚人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岁月更迭的深刻感悟。开篇"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两句,表达了年轻时对节日的热爱与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情感变化和悲哀。
接着"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一句,诗人表明自己并不遵循传统习俗,而是希望通过饮酒和交流来寻求内心的平静。这里的“艾符”可能指的是古代端午节时佩戴或服用的避邪物,如菖蒲、艾草等,象征着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则是形容岁月带来的生理变化——头发渐渐变白,以及岁月的流逝如同照亮眼睛的光芒一般清晰可见。这里诗人用“鬓丝”指代白发,用“榴锦”隐喻年华,通过对比突出了时光易逝。
最后两句"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长河中的个人渺小。诗人感慨万千地指出,无论是贤者还是愚人,在漫长的岁月面前都不过是一瞬间,而那些曾经留下名字的人,多数已经被历史湮没,只有极少数得以流传。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节日感悟、生命更迭和历史无常的深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