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吟更长,停空韵难绝。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妙 喜 寺 逵 公 院 赋 得 夜 磬 送 吕 评 事 唐 /皎 然 一 磬 寒 山 至 ,凝 心 转 清 越 。细 和 虚 籁 尽 ,疏 绕 悬 泉 发 。在 夜 吟 更 长 ,停 空 韵 难 绝 。幽 僧 悟 深 定 ,归 客 忘 远 别 。寂 历 无 性 中 ,真 声 何 起 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归客(guī kè)的意思:指返乡的旅客或回归的人。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何起(hé qǐ)的意思:为什么起初,为何开始。
寂历(jì lì)的意思:指静止无声、寂静无声。
凝心(níng xīn)的意思:集中心思,专心致志。
起灭(qǐ miè)的意思:指事物的兴起和消亡,表示事物的起落和变化。
清越(qīng yuè)的意思:清新、明亮、高洁的样子或状态。
无性(wú xìng)的意思:指没有性别、没有性格或没有性情。
虚籁(xū lài)的意思:指轻微的声音或轻柔的音调。
悬泉(xuán quán)的意思:悬泉指的是泉水从高处悬挂而下,形成瀑布的景象。引申为形容事物悬而未决,不明确或难以解决的状态。
远别(yuǎn bié)的意思:离别很久时间,或者离别很远的地方。
真声(zhēn shēng)的意思:真实的声音或真实的言辞。
- 注释
- 一磬:一声磬响。
寒山:寒冷的山林。
凝心:集中注意力。
清越:声音清晰而悠扬。
细和:细腻的和声。
虚籁:虚空中的声响。
尽:完全。
疏绕:稀疏地环绕。
悬泉:从高处落下的泉水。
在夜:在夜晚。
吟:吟诵。
更长:更加持久。
停空:停留在空中。
韵难绝:音韵难以终止。
幽僧:隐居的僧侣。
悟:领悟。
深定:深刻的禅定状态。
归客:归家的旅客。
忘远别:忘记了远方的离别。
寂历:寂静冷清。
无性中:超脱物我的境界。
真声:真实、本质的声音。
何起灭:如何产生和消失。
- 翻译
- 一声清冷的磬音回荡在寒山之间,静心聆听,音色愈发清脆悠扬。
细腻的和声仿佛融入了虚空,稀疏的旋律如同悬挂的泉水潺潺流淌。
夜晚中,这吟诵声更加绵长,停留在空中,其韵味难以终止。
幽居的僧人在这深沉的宁静中领悟禅定,归途的旅客忘却了远方的离别。
在寂静而超然的境界里,真实的声音又如何生起与消逝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对夜间磬声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一磬寒山至,凝心转清越"表达了诗人在深夜听闻寺庙中的磬声,心神向往于更高远之处的精神状态。"细和虚籁尽,疏绕悬泉发"则形象地描绘了磬声的细腻与泉水的流淌,与夜晚的静谧氛围相得益彰。
"在夜吟更长,停空韵难绝"表明诗人对这种宁静之声的沉醉,以及这种声音如何在空中久久回荡,不愿意就此打断。"幽僧悟深定,归客忘远别"则透露出寺庙中僧人的内心悟性,以及过客对于远离尘世的渴望与放下。
最后两句"寂历无性中,真声何起灭"进一步探讨了声音与静谧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超然的声音本身是否有始终。整首诗通过对夜间磬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和、精神超脱以及与世隔绝的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楼吹笛图送张叔虎归吴淞
云安山楼夜吹笛,江上潮平送行客。
三巴一夜秋已生,江船欲开闻笛声。
笛声呜咽楼头起,月明吹落巴江水。
谁是吴淞张季鹰,莼鲈归思秋风里。
阑干百折穿鸟巢,脚下飒飒闻江涛。
出峡还愁夜猿急,举头惟见苍崖高。
舟人催客前滩住,酒醒梦觉知何处。
篷影全遮硖口烟,橹声犹绕楼前树。
今夜山楼送客归,几时吹笛故园扉。
他乡莫忘茱萸酒,只待江南白雁飞。
雨后壶山看桃花已过半矣
尘中那有插脚处,闭门听雨春将暮。
今朝好鸟唤新晴,携酒寻花过江去。
人为花忙花待人,咫尺不隔仙壶路。
繁英纵减饶妩媚,灼灼余霞纷绮布。
蝶阑莺咽客始来,风软云轻天若护。
我今闲放无町畦,万事抛除付芒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