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毡铺径何其窭,拟雪因风得许清。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嘲 柳 花 宋 /刘 克 庄 吹 去 飞 来 似 有 情 ,禁 烟 时 节 遍 春 城 。比 毡 铺 径 何 其 窭 ,拟 雪 因 风 得 许 清 。阅 武 活 残 儿 命 薄 ,章 台 走 倦 尹 才 轻 。满 池 无 处 看 金 鲫 ,闲 猗 朱 阑 听 唼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何其(hé qí)的意思:多么,何等
禁烟(jìn yān)的意思:禁止吸烟。
金鲫(jīn j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或才能出众,宝贵稀有。
命薄(mìng bó)的意思:命运薄弱,生命脆弱,容易丧命。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阅武(yuè wǔ)的意思:指观看武术表演或者观摩武术比赛。
章台(zhāng tái)的意思:指官衙或朝廷的聚集地,也用来比喻政权或权力中心。
朱阑(zhū lán)的意思: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物或宫殿。
- 注释
- 禁烟时节:清明时节,禁火扫墓的日子。
比毡铺径:比喻道路简陋。
阅武:检阅军队。
章台:古代长安的街道名,这里泛指繁华之地。
唼声:鱼儿吃食或呼吸时发出的声音。
- 翻译
- 微风吹过,仿佛带着情感,正值清明时节,满城皆是春意。
比起毡毯铺路的简陋,这风带来的清凉更像飘落的雪花般纯净。
观看阅兵后,那些命运多舛的孩子们生活艰难,官员们在繁华的章台疲于奔命,显得才能微不足道。
池塘中没有金鱼可赏,只能闲倚红色栏杆,聆听水边鱼儿的唼喋声。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闲适的情境,语言流畅自然,意象丰富。
"吹去飞来似有情"一句,以柳絮飘散来比喻春日无穷的生机与情感,给人以生命力顽强之感。
"禁烟时节遍春城"则描绘出一个在严禁烟火的季节里,整个城市处于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中。这里的“禁烟”可能指的是古代为了防止火灾或其他原因而实行的禁令,但在诗人笔下,却转化为了一种寂静春日的意境。
"比毡铺径何其窭,拟雪因风得许清"中的“毡”可能是指一种厚重的地毯或兽皮,而这里用来形容小路被覆盖的模样,“何其窭”则表达了一种深远而幽静之感。接下来的“拟雪因风得许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日的风吹拂柳絮比作雪花,使得景象既有季节的转换,又带有一丝神秘与奇特。
"阅武活残儿命薄,章台走倦尹才轻"两句中,“阅武”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战争场面,而“活残儿命薄”则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紧接着,“章台走倦尹才轻”,诗人以自己的步履蹒跚来形容岁月流转与个人力量的有限,带有一丝哀愁。
"满池无处看金鲫,闲倚朱阑听唼声"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描绘。湖中鱼儿虽难以窥见,但水中的涟漪与远处传来的唤声,却让诗人的心灵得到了一种宁静的慰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一篇意境清新、语言优美的好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丘长孺醉歌和黄平倩
广陵细酒真珠沸,瓮花决决倒河渭。
研朱泼面火生肌,离身一里闻糟气。
初如渴骥奔鸣泉,渐如怒虎吞脔胾。
乍如山石压一丝,又如云絮泊空际。
须臾变幻如偶儿,乍孤乍末恣俳戏。
又如分身作数人,口耳心神不目制。
旋风著树刺钩藤,郭郎舞袖张颠字。
口中牵丝舌力蹇,千言不能达一义。
酒人讳醉强惺惺,容貌矜持礼法赘。
强将拜跪学常人,不觉攲身落崖砌。
千扶万拥不能支,吻中微闻呼白二。
檐溜丁丁滴到唇,举手推屋若辞醉。
一酣三日昏如泥,齁声吼若惊涛至。
天然一幅浑沌图,人间械路争回避。
《丘长孺醉歌和黄平倩》【明·袁宏道】广陵细酒真珠沸,瓮花决决倒河渭。研朱泼面火生肌,离身一里闻糟气。初如渴骥奔鸣泉,渐如怒虎吞脔胾。乍如山石压一丝,又如云絮泊空际。须臾变幻如偶儿,乍孤乍末恣俳戏。又如分身作数人,口耳心神不目制。旋风著树刺钩藤,郭郎舞袖张颠字。口中牵丝舌力蹇,千言不能达一义。酒人讳醉强惺惺,容貌矜持礼法赘。强将拜跪学常人,不觉攲身落崖砌。千扶万拥不能支,吻中微闻呼白二。檐溜丁丁滴到唇,举手推屋若辞醉。一酣三日昏如泥,齁声吼若惊涛至。天然一幅浑沌图,人间械路争回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1567c6d35af1108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