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齿尽(chǐ jìn)的意思:指人的牙齿已经掉光,比喻年老体衰。
对角(duì jiǎo)的意思:指两条线段相交的部分,也可指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屐齿(jī chǐ)的意思:形容走路时脚步轻盈,如屐齿般声音微小。
角巾(jiǎo jīn)的意思:角巾是指古代士人所戴的一种帽子,代表了士人的身份和学问。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和学问。
旧山(jiù shān)的意思:指过去熟悉的地方或旧日的事物。
栖处(qī chǔ)的意思:指动物或人的栖息之所,也可引申为生活或停留的地方。
请俸(qǐng fèng)的意思:请求薪水或待遇。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无妨(wú fáng)的意思:没有妨碍,没有影响
行寻(xíng xún)的意思:行走寻找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 翻译
- 宁愿留在旧山中,这里有洗涤冠缨的清泉。
清晨的阳光透过松枝,秋天的月色与泉水相连。
行走间鞋底的痕迹全无,静坐时更觉头巾倾斜的舒适。
在这寂静的隐居之地,领取俸禄也无需感到妨碍。
- 注释
- 旧山:指过去的家乡或熟悉的山水。
濯缨泉:比喻清高、洗去尘俗的地方。
晓景:早晨的景色。
月色连:形容月光与环境融为一体。
屐齿:木屐上的齿痕,古人常用来形容行踪。
角巾:古代文人常戴的头巾,象征隐士生活。
幽栖:幽静的隐居生活。
请俸钱:请求领取官职的俸禄,表示生活无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水之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离尘世、寂寞山林生活的向往。诗中“旧山宁要去,此有濯缨泉”两句,设定了诗人的行程目的地以及那里的自然风光,濯缨溪以其清澈见称。接下来的“晓景松枝覆,秋光月色连”描绘出晨曦与松枝相亲,夜晚则是明月带来的宁静,这两种时段的景象各具特色,却同样体现了自然之美。
“行寻屐齿尽,坐对角巾偏”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由漫步和悠然自得的状态。这里的“屐齿”指的是登山时脚下留下的痕迹,“角巾”则是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头巾,透露出诗人的隐逸情怀。
最后两句“寂寂幽栖处,无妨请俸钱”,则更加深入地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渴望和安适感。这里的“寂寂”形容环境之静谧,“幽栖”指的是隐居之所,而“无妨请俸钱”则暗示诗人愿意放下世俗的名利,追求心灵的宁静。
整个诗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莺啼序·其一春晚
东风何许红紫,又匆匆吹去。
最堪惜、九十春光,一半情绪听雨。
到昨日、看花去处,如今尽是相思树。
倚斜阳脉脉,多情燕子能语。
自怪情怀,近日顿懒,忆刘郎前度。
断桥外、小院重帘,那人正柳边住。
问章台、青青在否。芳信隔、□魂无据。
想行人,折尽柔条,滚愁成絮。
闲将杯酒,苦劝羲和,揽辔更少驻。
怎忍把、芳菲容易委路。春还倒转归来,为君起舞。
寸肠万恨,何人共说,十年暗洒铜仙泪,是当时、滴滴金盘露。
思量万事成空,只有初心,英英未化为土。
浮生似客,春不怜人,人更怜春暮。
君不见、青楼朱阁,舞女歌童,零落山丘,便房幽户。
长门词赋,沈香乐府,悠悠谁是知音者,且绿阴多处修花谱。
殷勤更倩啼莺,传语风光,后期莫误。
《莺啼序·其一春晚》【宋·赵文】东风何许红紫,又匆匆吹去。最堪惜、九十春光,一半情绪听雨。到昨日、看花去处,如今尽是相思树。倚斜阳脉脉,多情燕子能语。自怪情怀,近日顿懒,忆刘郎前度。断桥外、小院重帘,那人正柳边住。问章台、青青在否。芳信隔、□魂无据。想行人,折尽柔条,滚愁成絮。闲将杯酒,苦劝羲和,揽辔更少驻。怎忍把、芳菲容易委路。春还倒转归来,为君起舞。寸肠万恨,何人共说,十年暗洒铜仙泪,是当时、滴滴金盘露。思量万事成空,只有初心,英英未化为土。浮生似客,春不怜人,人更怜春暮。君不见、青楼朱阁,舞女歌童,零落山丘,便房幽户。长门词赋,沈香乐府,悠悠谁是知音者,且绿阴多处修花谱。殷勤更倩啼莺,传语风光,后期莫误。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3667c6b507890f8490.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