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将(bù jiāng)的意思:不屈服,不投降,不妥协
待诏(dài zhào)的意思:等待担任官职的命令。
卦气(guà qì)的意思:
(1).以《易》六十四卦与四时、月令、气候等相配之法。相传 文王 序《易》,以《坎》、《离》、《震》、《兑》为四时卦,其二十四爻分主二十四节气。以《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配十二地支,为十二月消息卦,其七十二爻分主七十二候。其余四十八卦,分布十二月,每月加消息卦共五卦,分配君臣等位,其三十爻,以配一月日数。凡此,统称之为卦气。其说出自 汉 孟喜 、 京房 等。参阅 清 庄存与 《卦气解》。
(2).术数家用八卦配《洛书》数,本于阳卦奇、阴卦偶之说,以奇偶分阴阳,也叫卦气。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李唐(lǐ táng)的意思:指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唐代著名的诗人。
漏名(lòu míng)的意思:指没有被记载在史书上或被人所知的名字。
弥茫(mí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范围广阔,无边无际。
群书(qún shū)的意思:指很多书籍聚集在一起的情景,也泛指大量的书籍。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同时(tóng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件、行动或状态在相同的时间发生或存在。
狎客(xiá kè)的意思:指与人熟络、亲近的朋友。
牙郎(yá láng)的意思:指人的牙齿稀疏、不齐,或者指人的嘴巴不利索,说话含糊不清。
艳诗(yàn shī)的意思:指诗歌中形容美丽动人的文字。
烟海(yān hǎi)的意思:形容烟雾弥漫的大海,比喻众多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非常繁忙或混乱。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直笔(zhí bǐ)的意思:直截了当地表达意见或写作
- 翻译
- 在浩瀚如烟的书籍海洋中,细微的念头就能区分出智者和狂人。
那些宠爱华丽诗歌的人多是轻浮的宾客,直言无隐的正直之士又有多少像古代的官员呢。
同样是等待皇帝召见的文人,哪里能找到像唐朝的隐士李唐那样的人物。
年岁已高,我独自思考自己的人生,不再求助于占卜者的卦象预测吉凶。
- 注释
- 群书烟海:形容书籍众多,如同烟雾弥漫的大海。
眩弥茫:令人眼花缭乱,迷茫不清。
一念:一个念头,一瞬间的想法。
毫釐:极微小的差距。
判圣狂:分辨出圣贤与狂妄。
煽宠艳诗:宠爱华丽的诗歌。
多狎客:多是轻浮的客人。
漏名:隐瞒姓名,指匿名。
直笔:直言无讳的笔法。
几牙郎:像古代官职中的低级官员。
同时待诏:同时被皇帝召见的官员。
馀枚叟:馀枚叟,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余干人余光(字子昂),这里泛指有才之人。
山人:隐士。
李唐:指唐朝。
老矣:年纪大了。
筹:筹划,考虑。
身世事:自己的人生经历。
卦气:占卜的吉凶预兆。
京房:汉代著名的占卜家。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和季弟韵二十首(其十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籍的渴望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群书烟海眩弥茫,一念毫釐判圣狂。” 这两句描绘了书籍如同烟海一般辽阔,作者一心只想探究其中的奥秘,用以区分圣人与凡人的智慧。这里的“圣”指的是古代的圣贤,而“狂”则可能是指那些不被世俗认同的思想家或文学家。
“煽宠艳诗多狎客,漏名直笔几牙郎。”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诗文的喜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与友人在文学上的交流与切磋。这里的“狎客”可能是指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漏名直笔”则强调了真诚直接的写作态度。
“同时待诏馀枚叟,何处山人似李唐。” 这两句中,“同时待诏”可能暗示作者和友人们都在等待着朝廷的任命或是文学上的认可。后面的“何处山人似李唐”则是在探讨哪位隐逸之士堪比盛唐时期的文学巨匠。
“老矣自筹身世事,不将卦气问京房。”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同时也强调了不再询问或依赖于占卜之类的事情,以此来保持内心的独立和自由。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热忱,以及他与同时代友人们在文化艺术上的交流互动。同时,也反映出作者个人的生命观念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记前身
广智绍兴初,有僧清首坐。
颇亦有禅学,非但严经课。
吾祖知其人,尊之如达磨。
延归羞香饭,间亦闲相过。
祖时年已老,无孙继耕播。
耿耿常在念,不敢与人言。
此僧偶闻之,使之祷佛前。
且云韶国师,道场在玉泉。
凡人求男女,如观音应缘。
祖遂相约往,此僧遽欣然。
是夕僧坐逝,有偈人共传。
祖即焚香拜,前诺师岂负。
灵魄决不昧,请与师同去。
祖如师在日,拱手侍行步。
既至即影响,幡脚转不住。
已而得吉卜,有孙生岁暮。
人云所生孙,即是师前身。
往来无处验,虚实何足论。
识者闻之笑,愚者以为真。
可怜滕氏子,一生命穷薄。
晚逃儒事佛,两皆无所觉。
若果是此僧,无乃行路错。
聊复成此诗,一任人贬駮。
《记前身》【宋·滕岑】广智绍兴初,有僧清首坐。颇亦有禅学,非但严经课。吾祖知其人,尊之如达磨。延归羞香饭,间亦闲相过。祖时年已老,无孙继耕播。耿耿常在念,不敢与人言。此僧偶闻之,使之祷佛前。且云韶国师,道场在玉泉。凡人求男女,如观音应缘。祖遂相约往,此僧遽欣然。是夕僧坐逝,有偈人共传。祖即焚香拜,前诺师岂负。灵魄决不昧,请与师同去。祖如师在日,拱手侍行步。既至即影响,幡脚转不住。已而得吉卜,有孙生岁暮。人云所生孙,即是师前身。往来无处验,虚实何足论。识者闻之笑,愚者以为真。可怜滕氏子,一生命穷薄。晚逃儒事佛,两皆无所觉。若果是此僧,无乃行路错。聊复成此诗,一任人贬駮。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3067c719334669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