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超出(chāo chū)的意思:超过某个限制或范围。
出风(chū fēng)的意思:指人出去透透风,活动活动筋骨,以舒缓身体疲劳。
风气(fēng qì)的意思:指社会上形成的一种风尚、风貌,代表一定的社会风尚和价值观念。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风节(fēng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不受外界诱惑或影响。
浮虚(fú xū)的意思:虚幻不实,没有真实根据或依据。
规切(guī qiē)的意思:规矩,切实。
翰墨(hàn mò)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的艺术。
清真(qīng zhēn)的意思:指纯净、纯真、无杂质的状态或品质。
通达(tōng dá)的意思:通达指的是心灵互通,思想理解得快而深入。
雅尚(yǎ shàng)的意思:雅尚指的是高雅、尊贵的风范和气质。
忧国(yōu guó)的意思:忧国是指为国家的兴旺和民众的福祉而忧虑担心。
治通(zhì tōng)的意思:指通过治理、调理等手段使事物恢复正常,达到通畅的状态。
忠诚(zhōng chéng)的意思:忠诚指对于事业、国家、家庭或朋友保持坚定信念和忠诚的品质。
自如(zì rú)的意思:自如指事物自然无拘束、自由自在的状态或行为。
- 鉴赏
此诗赞美了王羲之(即王右军)的高尚情操与艺术成就。诗中以“风节雅尚,清真自如”开篇,高度评价了王羲之的品格与气质,指出他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保持着纯净而真实的自我。接着,“超出风气,规切浮虚”,进一步强调了王羲之在思想和行为上的高远追求,与那些空洞虚伪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忧国忠诚,识治通达”两句,则赞扬了王羲之对国家的深情厚意以及他在政治上的智慧与能力。他不仅心系国家,还具备治理国家的远见卓识,是一位难得的政治家。
最后,“翰墨风流,秪见其末”则转向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赞誉。这里的“翰墨”指的是笔墨,而“风流”则形容其作品的风格与韵味。诗人认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仅体现在技巧上,更在于其作品所蕴含的风骨与情感,这是其艺术魅力的最终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展现了对王羲之多方面成就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既体现了对个人品质的赞赏,也表达了对艺术造诣的钦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其四雪
小轩潇洒清宵午,风正紧、门深闭。
藜床危坐,竹窗频听,春虫扑纸。
灯烬垂红,篆烟消碧,衣轻如水。
料飞花未止,堆檐已满,时摧折、琅玕尾。
骨冷魂清无寐。这身在、广寒宫里。
暗怀千古,浑疑一夜,冰生肠胃。
岁事峥嵘,故园睽阻,归期犹未。
向寒乡、不念丰年,只忆青天万里。
题浏阳县柳仲明致政云居山书院
云居山高三万尺,下插浏江上撞日。
柳下和风百世师,有孙避地来筑室。
奕叶隐居三百年,栽桃种杏今满川。
当家相传一破砚,此外文字九千卷。
旄头毕方书散亡,维仲明父再耿光。
木叶衣裳野蕨肠,牙签玉轴还堆床。
更于山下起高阁,竹户松窗照林壑。
阁上诸郎夜诵声,太一真人降云鹤。
向来有子中文科,泮宫弹琴咏菁莪。
柳氏门闾人刮目,仲明依旧一渔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