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水如鲜血,瘴天已死灰。
吏忧民置毒,巫幸鬼为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弼所作的《宜阳》,描绘了宜阳孤城深陷蛮荒之地的恶劣环境和民生疾苦。首句"孤城溪洞里"点出宜阳地理位置的偏远与孤立,接下来的"闻说已堪哀"则暗示了此处的悲惨情状。诗人运用比喻,将蛮水比作"鲜血",形象地刻画出水色的凄厉,"瘴天已死灰"则渲染出空气污染和疾病的严重,如同死气沉沉的灰烬。
"吏忧民置毒"揭示了官吏的腐败和百姓生活的困苦,以至于不得不以毒害之物自保;"巫幸鬼为灾"则揭露了迷信盛行,巫术横行,连鬼神都被当作灾难的源头。最后两句"风土如斯恶,吾来胡为哉"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来到这恶劣环境的深深疑惑和无奈,流露出对当地百姓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宜阳地区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民生的关注。
天地初分何处寄。父母无生名甚字。
须将这个要分明,推穷此理宁论是。细细传不二。
亦能整究从前事。往来频,不知迷迷,甚日得言赐。
忽尔真灵前面至。认得无形欢喜示。
惺惺觑着甚端严,辉辉返照通容易。
见时惟觅妙玄微,雅深中透出圆光,五般颜来,复本总祥瑞。
浮生碌碌。算由天由命,也由人福。
暑往寒来人渐老,多少兴衰翻覆。
点石为金,指山为宝,未满人欲。
千方万计,到头那个知足。
何似忙里偷闲,山间林下,净扫黄茅屋。
明月清风俱是伴,又有山青水绿。
斗酒诗篇,饥餐渴饮,且喜无荣辱。
醉来还醒,醒来还唱一曲。
芸斋淅淅掩霜寒,别酒青灯语夜阑。
生女便知聊寄托,中年尤觉感悲欢。
松间小草栽培稳,掌上明珠弃掷难。
明日缑山东畔路,野夫怀抱若为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