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天台国清寺》
《题天台国清寺》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十里松声接涧泉,清音入耳夜无眠。

宜于四绝中称绝,谁向三贤后更贤。

寺就已无陈日月,时清长是山川

明朝杖屦刘阮不待桃花洞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长是(cháng shì)的意思:长时间积累所形成的习惯或特点。

洞天(dòng tiān)的意思:洞天指的是隐藏在山水之间的幽静、美丽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境界高深、见识广博。

刘阮(liú ruǎ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恶劣,行为不端正。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清音(qīng yīn)的意思:指声音纯净悦耳,没有杂音。

清长(qīng cháng)的意思:清楚明白、明察秋毫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入耳(rù ěr)的意思:指言语或声音听起来舒服、顺耳。

三贤(sān xián)的意思:指三个有才德的人或有智慧的人。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四绝(sì jué)的意思:指四种在某个领域中独一无二且无与伦比的绝世人物或事物。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宜于(yí yú)的意思:适合;适宜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国清寺的宁静与庄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这座古刹的独特感悟。

首句“十里松声接涧泉”,以“十里”形容松林之广袤,松涛与山涧泉水相接,营造出一种深远而清幽的氛围。次句“清音入耳夜无眠”,点明了这种自然之声的纯净与和谐,使得夜晚的寂静不再单调,反而成为一种难以忘怀的美妙体验。

“宜于四绝中称绝,谁向三贤后更贤”两句,将国清寺的名声与古代圣贤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寺中高僧德行的敬仰与推崇,同时也暗示了其在佛教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寺就已无陈日月,时清长是宋山川”则通过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强调了国清寺作为文化传承的永恒价值,即便历经岁月沧桑,其精神与影响依然如同宋代的山川一样,长存不衰。

最后,“明朝杖屦寻刘阮,不待桃花入洞天”一句,借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探访国清寺的期待与向往,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亲身体验到那种超脱世俗、心灵净化的神秘之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天台国清寺的自然美景与深厚文化底蕴,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与文化传承的深切思考。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冬日雷塘墓庐有感

十载归陈留,每每思故园。

未识我姑面,含悲惟自吞。

常见吾夫子,逢节慕亲恩。

伤心不敢语,幸有椿堂存。

视媳如弱女,义训谆谆言。

凡为妇道者,德谦礼义纯。

优然而待下,仆婢亦和温。

克勤亦克俭,所闻敢不尊。

谁料今夏时,变幻更莫论。

山颓天忽倾,伤心复断魂。

耿耿肺腑碎,泪痕变血痕。

几度悲往事,无语望黄昏。

衰草被长阡,松柏围古墩。

罪重复何说,哀哀守墓门。

(0)

送外之广陵

往事休重省,时来且自强。

男儿能作健,蓬筚亦辉光。

旅食风霜苦,离居岁月长。

傥成苏季志,惟望早还乡。

(0)

送云扶妹归扬州·其三

水榭风镫廿四桥,乘鸾月夜好吹箫。

双鱼切记勤芳讯,莫负春江一夜潮。

(0)

题十美图·其八

东观书成帝用嘉,能将事业洗铅华。

闺中韵事从头数,几个名姝号大家。

(0)

题十美图·其二

蕉簟清凉珊枕明,凉侵玉骨醉初醒。

绿云一朵西风里,低衬仙裙上画屏。

(0)

怀瑞麟姊

一声啼鴂觉春阑,怀旧离魂不自宽。

犹忆绣床人病起,殷勤频为嘱加餐。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