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同(cān tóng)的意思:指心灵相通,思想一致,互相理解、信任并合作的关系。
憧憧(chōng chōng)的意思:形容人们向往追求美好事物的心情。
错用(cuò yòng)的意思:错误地使用或应用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口诀(kǒu jué)的意思:指能够帮助人们记忆事物或知识的短句或歌谣。
良知(liáng zhī)的意思:指人内心的良善、正直的道德心。
圣门(shèng mén)的意思:指道德、学问或技能高超的门派、学府或机构。
用功(yòng gōng)的意思:勤奋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哲学家王守仁之手,名为《咏良知四首示诸生》的第二首。王守仁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理学家、心学大师,他的“致良知”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诗中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探讨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何会感到困惑和烦恼,以及如何正确地运用智慧。诗人提出,人们往往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而忽视了内心的指引。他强调,圣人之道并非难以理解,关键在于“良知”二字。这里的“良知”指的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善念和道德意识,是每个人都能直接感知到的内在真理。
通过这句“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王守仁鼓励人们回归内心,倾听良知的指引,认为这是通向智慧和道德的路径。整首诗简洁明快,富含哲理,旨在引导读者反思自我,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真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