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其三竹阁见忆》全文
- 注释
- 柏堂:指有柏树的厅堂,可能象征着雅致或古老的环境。
南畔:南边。
竹如云:竹子茂密如同云彩。
此阁:这个楼阁。
何人:谁。
主人:房屋的所有者或管理者。
先生:古代对学者、老师的尊称。
披鹤氅:穿着类似鹤的羽毛制成的长袍,表示闲适或高雅的生活。
更画:不必再画。
乐天真:快乐自由的生活,或者自然的、无拘无束的状态。
- 翻译
- 柏堂南边的竹林像云海一样密集
这阁楼的主人是谁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高雅情怀。诗中“柏堂南畔竹如云”一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将竹子比作云朵,既形象地展示了竹子的茂密,又给人以飘逸超凡之感。
“此阁何人是主人”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竹阁主人的好奇和探寻,同时也隐含着诗人自己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主人”不仅指的是竹阁的实际拥有者,更可能是指那些能够真正欣赏并融入自然之中的人。
接下来的两句“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友人的寄托和期望。其中,“先生”很可能是对张子野的尊称,而“披鹤氅”则是一个修炼者的形象,寓意着追求高洁和超脱。最后一句“不须更画乐天真”,意味着自然界已经如此完美,不需要再人为地去描绘或装饰什么,只需欣赏其本来的面貌即可。
整首诗通过对竹阁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于精神寄托和生活理想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暖
今岁节候迟,仲春冻始解。
前朝更微雪,遥峰积素在。
萌芽虽未发,东作则有待。
恐妨举趾延,讵因怀荡骀。
朝来风日暄,郊原观顿改。
高峦雪色消,曲渚泉声浼。
路柳黄染丝,岩桃红吐蕾。
村氓治耕具,卖剑将牛买。
劝农岂虚饰,凭舆意殷倍。
大哉东皇德,与物乐和恺。
过宿迁命借给民籽种
宿预地卑湿,十岁九逢灾。
悇然思救济,剔鬟示前回。
去岁乃免涝,赈恩例弗推。
一夫苟向隅,如伤繫吾怀。
矧此瘠郡民,艰状忆向来。
较昔虽小差,曰苏实未哉。
当春东作兴,籽种要安排。
借给俾勤耕,庶几辟污莱。
便幸逢有秋,毋遽科呼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