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其五》
《菩萨蛮·其五》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关情,镜中蝉鬓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蝉鬓(chán bìn)的意思:蝉鬓是一个形容词词组,指的是头发已经半白,象蝉翼那样的白发在黑发之间。

春梦(chūn mèng)的意思:形容美好而短暂的梦想或幻想

翠幕(cuì mù)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如画。

关情(guān qíng)的意思:关心他人的感受和情感。

含露(hán lù)的意思:含有露水,形容清晨或秋夜中植物上的露水。

离别(lí bié)的意思:离别指分别、分离。

胧明(lóng míng)的意思:形容天色微明,刚开始明亮。

团香(tuán xiāng)的意思:指团结、和谐的氛围或团体。

香雪(xiāng xuě)的意思:指人品高尚、行为正直,像香气和雪一样纯洁无瑕。

玉钩(yù gōu)的意思:指美女的容貌或者美女的姿态。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
香雪:杏花白,故比作香雪。
胧明:形容月色朦胧。
玉钩:挂窗帘的玉制之钩。
搴:揭起。
旧眉薄:旧眉指昨日所画的黛眉,因隔夜而颜色变浅,故称“薄”。
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
轻:即薄。
翻译
杏花含着晶莹的晨露,一簇簇好似凝香的雪团。在我们分手的小路上,自古就有很多伤心的离别。孤灯摇曳在残月朦胧中,梦醒时闻晓莺啼鸣。
翠帐还需玉钩挂起,隔宿的淡妆黛色已轻。梦中情景惹引情思种种,凝眸,镜中的蝉鬓薄又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幽静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愁和离别之情。"杏花含露团香雪"中的“杏花”通常指的是杏子花,但这里可能借指樱桃花,以其鲜明的色彩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含露团香雪”则形容了花朵在夜晚因露水而显得更加清新脱俗,仿佛是雪一般纯洁。

"绿杨陌上多离别"中的“绿杨”指的是初春时节,杨树开始萌发的嫩绿叶子。“陌上”则指乡间小道,这里用来描绘诗人行走在这条小道上的情景。"多离别"表达了诗人对于频繁离别的感慨。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中,“灯在月胧明”形容了夜深时分,灯光与月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觉来闻晓莺"则是说诗人从睡梦中醒来,听到早晨鸟鸣叫声,这里的“晓莺”指的是清晨时分的鸟鸣。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这两句描写了内室的温馨与女性的装扮。"玉钩"通常是精美的窗棂或门环,这里用“褰”字形容其轻巧地推开,而“翠幕”则指的是绿色的丝质窗帘。“妆浅旧眉薄”则表达了女性淡施脂粉,眉目如画,但却不再是以前那般浓重。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这两句诗继续描绘了室内的温柔气氛。"春梦正关情"表达了春夜之梦,充满了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而“镜中蝉鬓轻”则是说女性在梳妆时,看到镜中的自己,发髻(蝉鬓)如同轻风中摇曳的花朵,形象地描绘出女性的温婉与细腻。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自然景物和室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离别和爱情的深切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送李义夫游二首

三千丈发从渠脱,九十日春须我游。
出欲草堂三五里,囊中无得一钱留。

(0)

四月八日偕张菊花村邓匪石洪乐闲游城西诸寺

门外清山寺,西行半里强。
童分泉茗洁,僧供饭蔬香。
地僻红尘静,心闲白日长。
少年馀气习,棋酒愧疏狂。

(0)

题讧捕雀图

一难已饱毒手,反顾又欲其馀。
大贫得陇望蜀,小贫取熊兼鱼。

(0)

题南宫子中书莺

金衣何璀璀,飞向垂杨树。
久立欲无声,东风吹不去。

(0)

题书春景

青山多乔木,柳枝低婀娜。
春风在毫端,商迁无不可。

(0)

同善之仲它无逸共赋雪中香亭

冷云低压翠禽巢,碎玉玲珑不耐敲。
蜂蝶迟来探芳信,暖风已逼杏花稍。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