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造兮多艰,臣也江之浒。
我后兮何之,我躬兮独苦。
这首诗《临命歌》是明代诗人陈邦彦在临终前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忠诚的坚守。
首句“天造兮多艰”,开篇即揭示了国家面对的重重困难与挑战,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接着“臣也江之浒”一句,诗人自比为站在江边的臣子,暗含着自己虽身处险境却依然忠诚于国家的情感。
“书生谩谈兵”一句,诗人以书生自嘲,感叹自己虽能谈论军事策略,却无法改变时局,流露出对无力回天的无奈与悲哀。紧接着“时哉不我与”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自己的无力感,表达了对时机错失的深深遗憾。
“我后兮何之,我躬兮独苦”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迷茫与孤独的痛苦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可能面临的不幸结局。
最后,“厓山多忠魂,后先炤千古”一句,诗人将自己与历史上的忠臣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即使面对死亡,也要像那些忠贞不渝的英雄一样,留下光辉的名声,照耀千古。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超脱,也是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崇高颂扬。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
我思程伯子,试令晋城邑。
岂第父母人,一念诚恳恻。
存心民必济,正己吏自格。
虽然一邑小,允矣天下式。
槃槃古东阳,亶为礼义国。
弦歌视曲阜,岂惟文公泽。
尚想兴学功,百年未陈迹。
古来号难治,此语谅非必。
人怀学道心,功化亦俄刻。
重惟伊洛传,道南此其脉。
家传余政谱,师授存学则。
此邦有美俗,文献犹可及。
接畛皆儒黉,兴起易为力。
当今尚文化,乡校首扶植。
非无善政人,教化岂遑急。
明公下车来,声誉已洋溢。
三年田里间,公来始休息。
简静公优为,不扰知政绩。
山人重期望,亹亹慎无斁。
四海文公邦,正学自兹出。
政教岂殊途,饰吏贵儒术。
善化必因俗,吾世俱有责。
到手事必为,莫让功第一。
《兴程县尹》【宋·熊禾】我思程伯子,试令晋城邑。岂第父母人,一念诚恳恻。存心民必济,正己吏自格。虽然一邑小,允矣天下式。槃槃古东阳,亶为礼义国。弦歌视曲阜,岂惟文公泽。尚想兴学功,百年未陈迹。古来号难治,此语谅非必。人怀学道心,功化亦俄刻。重惟伊洛传,道南此其脉。家传余政谱,师授存学则。此邦有美俗,文献犹可及。接畛皆儒黉,兴起易为力。当今尚文化,乡校首扶植。非无善政人,教化岂遑急。明公下车来,声誉已洋溢。三年田里间,公来始休息。简静公优为,不扰知政绩。山人重期望,亹亹慎无斁。四海文公邦,正学自兹出。政教岂殊途,饰吏贵儒术。善化必因俗,吾世俱有责。到手事必为,莫让功第一。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9367c695ee90240986.html
万古纲常六尺躯,可嗤杜老悔为儒。
林间已听鸠呼妇,竹外行看凤引雏。
倘有牛眠先卜兆,岂无盘谷早营菟。
世间忙处应多错,尽把韦弦玩座隅。
唤作三才只此躯,乾坤一日可无儒。
稍余礼义存余脉,亟把诗书教小雏。
黑窣窣时鱼是鲁,声呜呜处虎为菟。
只今时节当如此,可笑迂生独向隅。
忧世心衰且乐天,不妨飞咏此云川。
天高地下有千载,物换人非无百年。
濯沧浪,歌窈窕,云日弄微霁。
屏倚曾空,鹤去几何岁。
尚留洞草芊青,岩花重碧,游泳处、露中风袂。
木兰舣。
亭外冉冉斜阳,杯行尚联断。
独凭危阑,解渴漱寒水。
少须酒力还低,茶香不断,清与处、月明川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