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醉后虽眠石,王粲忧多更上楼。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鳌头(áo tóu)的意思:指处于领导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人或事物。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道家(dào jiā)的意思: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学派之一,强调追求道的真理和自然的本质。
访道(fǎng dào)的意思:指拜访名山大川,寻找道家的智慧和启示。
来访(lái fǎng)的意思:指某人到达某地拜访或访问。
蓬岛(péng dǎo)的意思:蓬岛指的是一个虚幻的、不存在的地方。用来形容事物的虚幻或不切实际。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日下(rì xià)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地位或声誉下降,形容衰落或败落。
虚席(xū xí)的意思:指没有人坐的空座位,也用来形容聚会或会议上没有出席的人。
宣室(xuān shì)的意思:宣扬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烟萝(yān luó)的意思:烟雾弥漫的样子
一丘(yī qiū)的意思:指数量很少、质量很低的东西。
暂时(zàn shí)的意思:暂时表示时间短暂,暂时的。
道家流(dào jiā liú)的意思:指道家思想或道家学派的流派、流派的传承。
- 注释
- 道家流:道家学派。
烟萝:山岩藤蔓,代指隐居之地。
滞:停留。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繁华之地。
瞻日下:遥望日落。
蓬岛:传说中的仙岛蓬莱。
鳌头:比喻高位或极顶。
陶潜: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
醉后:酒后。
眠石:醉眠于石上。
王粲:三国时期文学家,常有忧国之思。
更上楼:登高望远,借以抒发愁绪。
宣室:汉代宫殿,这里代指朝廷。
虚席:空着的座位,表示期待。
何路:哪条路。
重游:再次游览。
- 翻译
- 暂且来到道家的流派,愿意陪伴在山岩藤蔓间度过一生。
为了回忆长安的日落,想要寻找蓬莱仙岛的顶端。
陶渊明喝醉后即使睡在石头上,王粲忧虑深重更愿登楼远望。
宣室宫殿空荡荡,一年多的座位依旧,青山之中哪条路能再次重游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觏所作,名为《和游丹霞有怀归之意》。通过这短暂的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先,“道家流”指的是道家的思想流派,而“烟萝滞一丘”则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隐居山林的意境。这里,诗人表达了愿与道家之流相伴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愿。
接着,“为忆长安瞻日下”,诗人通过回忆长安(即古都咸阳)的美好景象,来表达自己对往昔时光的怀念。长安作为唐代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华与辉煌的象征,而“瞻日下”则是感慨于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
第三句,“欲寻蓬岛向鳌头”,诗人表达了想要追寻仙境般的地方,去探索那些传说中的美好之地。这里的“蓬莱”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它象征着理想化的避世之所。
最后,“陶潜醉后虽眠石,王粲忧多更上楼”,诗人借用了历史上的两位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陶渊明(字潜)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清高脱俗著称,他“醉后眠石”形象化地表现了对自然的亲和与超然的情怀。而王粲则是一位南朝宋代的文人,他“忧多更上楼”的行为,反映出诗人面对现实烦恼时内心的不平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不同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黄司业喜雪
畴昔诗囊未破悭,琼瑰益自倍枵然。
才华甘落诸公后,诚实徒居野老前。
腊雪晚成春雪早,梅花静对雪花妍。
从今长作丰登瑞,廪庾家家赡九年。
满庭芳
落日旌旗,清霜剑戟,塞角声唤严更。论兵慷慨,齿颊带风生。坐拥貔貅十万,衔枚勇、云槊交横。笑谈顷,匈奴授首,千里静欃枪。
荆襄,人按堵,提壶劝酒,布谷催耕。芝夫荛子,歌舞威名。好是轻裘缓带,驱营阵、绝漠横行。功谁纪,风神宛转,麟阁画丹青。
水调歌头
双阙步云尾,六阁上鳌头。
侍臣冠底,英英人物是君侯。
闻道东皇深意,回想西清往事,早晚启金瓯。
丹扆伫宏略,黄阁待名流。九秋天,千岁日,一樽酬。
策勋黄石,相期茅土更封侯。
稳扈钩陈天仗,净扫搀抢氛祲,按辔入神州。
收了卢龙塞,却访赤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