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二》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二》全文
明 / 郭辅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送君节水平堤,见说江南雨正凄。

琴未出门弦已缓,枉将离泪向郎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将离(jiāng lí)的意思:离开的意思,指即将离开或分别。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节水(jié shuǐ)的意思:节约用水,避免浪费水资源。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水平(shuǐ píng)的意思:水平指水面的平坦程度,引申为事物的水准、程度、能力等。

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送别爱人时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送君时节水平堤”,以平堤上的水面映照出送别的季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次句“见说江南雨正凄”,通过想象江南的雨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江南的雨似乎也带着离别的悲凉。

接着,“琴未出门弦已缓”,女子还未真正走出家门,但心中却已充满了离别的忧伤,琴弦仿佛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波动,自然地低沉下来。这不仅表现了女子对爱人的不舍,也暗示了她内心的脆弱与敏感。

最后,“枉将离泪向郎啼”,女子试图通过哭泣来表达离别的痛苦,但这种努力显得徒劳无功,因为泪水无法真正传达心中的全部情感。这句话既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深情,也流露出了一种无奈和无助的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在离别时刻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作者介绍

郭辅畿
朝代:明

郭辅畿(一六一六 — 一六四八),原名京芳,字咨曙。大埔人。明思宗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有《洗砚堂文集》、《秋驾草》、《楚音集》、《菱青集》、《金樯集》、《闺怨诗百首》、《饮兰纪呓》等。民国《新修大埔县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度庾岭数里山势郁秀松萝蒙蔚怪石嵌空苔绣错出有作

劳役获幽赏,炎荒慰此行。

桃花春坞静,松叶石梁清。

路逐溪声得,山如人意成。

晚霞生积翠,斜日鸟边明。

(0)

盱眙道中

都梁西下路,云草望中繁。

积石甃山郭,孤城抱水村。

江峰屋半赭,野火树同髡。

汤沐余残邑,难从耆旧论。

(0)

答连江令秦景天·其一

彩绶新加小邑清,单车将指让乡行。

却钱刘宠功名狭,存菊陶潜意气平。

暑馆有花催酿秫,旅床无梦到销兵。

交期尽浣风尘去,骏马吴钩万里情。

(0)

赠辽左故人·其六

齐女门前万里台,伤心砧杵北风哀。

一官误汝高门累,半子怜渠快婿才。

失母况经关塞别,从夫只好梦魂来。

摩挲老眼千行泪,望断寒云冻不开。

(0)

恭纪驾幸南海子遇雪大猎

君王射猎近长安,龙雀刀镮长宝鞍。

立马山川千骑拥,赐钱父老万人看。

霜林白鹿开金弹,春酒黄羊进玉盘。

不向回中逢大雪,无因知道外边寒。

(0)

后东皋草堂歌

君家东皋枕山麓,百顷流泉浸花竹。

石田书画数百卷,酷嗜平生手藏录。

隐囊麈尾寄萧斋,鸿鹄高飞鹰隼猜。

白社青山旧居在,黄门北寺捕车来。

有诏怜君放君去,重到故乡栖隐处。

短策仍看屋后山,扁舟却系门前树。

此时钩党虽纵横,终是君王折槛臣。

放逐纵缘当事意,江湖还赖主人恩。

一朝龙去辞乡国,万里烽烟归未得。

可怜双戟中丞家,门帖凄凉题卖宅。

有子单居持户难,呼门吏怒索家钱。

穷搜发箧应无计,弃掷城南五尺山。

任移花药邻家植,未剪松杉僧舍得。

渔舟网集习家池,官道人牵到公石。

石础虽留不记亭,槿篱还在半无门。

欹桥已断眠僵柳,醉壁谁扶倚瘦藤。

尚有荒祠丛废棘,丰碑草没犹堪识。

阶前田父早歌呼,陌上行人增叹息。

我初扶杖过君家,开尊九月逢黄花。

秋日溪山好图画,石田真迹深咨嗟。

传闻此图再易主,同时宾客知存几。

又见溪山改旧观,雕栏碧槛今已矣。

摇落深知宋玉愁,衡阳雁断楚天秋。

斜晖有恨家何在,极浦无言水自流。

我来草堂何处宿,挑镫夜把长歌续。

十年旧事总成悲,再赋闲愁不堪读。

魏寝梁园事已空,杜鹃寂寞怨西风。

平泉独乐荒榛里,寒雨孤村听暝钟。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