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人催醒,铃清鸟共閒。
仍牵馀梦去,稳棹卧湖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昭庆寺住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首句“人境何曾隔”,诗人似乎在说,尽管身处尘世之中,但心灵却仿佛与外界隔绝,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接着,“宿来似远山”一句,通过比喻,将夜晚的住宿比作远离尘嚣的山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然的感受。
“水喧摇画壁,月静隐禅关”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水波轻摇、月光如洗的夜景,以及禅院的寂静,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内心的平静与祥和。
“钟晓人催醒,铃清鸟共閒”则展现了清晨的景象,晨钟唤醒沉睡之人,清脆的铃声与悠闲的鸟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而又不失宁静的画面。
最后,“仍牵馀梦去,稳棹卧湖间”表达了诗人虽然被现实唤醒,但心中仍留恋着梦境,希望能在湖中稳坐,继续沉浸在那份宁静与自由之中。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缥蒂缃枝,玉叶翡英,百梢争赴春忙。
正雨后、蜂黏落絮,燕扑晴香。
遗策谁家荡子,唾花何处新妆。
想流红有恨,拾翠无心,往事凄凉。
春愁如海,客思翻空,带围只看东阳。
更那堪、玉笙度曲,翠羽传觞。
红泪不胜闺怨,白云应老他乡。
梦回羁枕,风惊庭树,月在西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