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雁带秋来,汀芦风夕响。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景图,以飞雁和汀芦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首句“飞雁带秋来”,以雁群南迁的景象开篇,暗示季节的更替,秋天的来临。飞雁在空中翱翔,不仅带来了季节的变化,也预示着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的迁徙。这一句通过动态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氛围,引人遐想。
次句“汀芦风夕响”,将视线转向江边的芦苇。傍晚时分,微风吹过,芦苇轻轻摇曳,发出沙沙声响。这一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一天即将结束的意味。芦苇作为背景,与飞雁形成对比,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后两句“曾恐钓违时,扁舟送潮往”,则转而关注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诗人似乎在思考是否应该按照时节去垂钓,担心错过最佳时机。这种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体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同时,“扁舟送潮往”描绘了一幅渔民驾船顺流而行的画面,既展现了生活的诗意,也蕴含着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自然美景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吉祥寺赏牡丹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狄明府
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
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
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礼。
在汝更用文章为,长兄白眉复天启。
汝门请从曾翁说,太后当朝多巧诋。
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
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
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
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宫威仪重昭洗。
时危始识不世才,谁谓荼苦甘如荠。
汝曹又宜列土食,身使门户多旌棨。
胡为漂泊岷汉间,干谒王侯颇历抵。
况乃山高水有波,秋风萧萧露泥泥。
虎之饥,下巉岩。蛟之横,出清泚。
早归来,黄土泥衣眼易眯。
《狄明府》【唐·杜甫】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礼。在汝更用文章为,长兄白眉复天启。汝门请从曾翁说,太后当朝多巧诋。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宫威仪重昭洗。时危始识不世才,谁谓荼苦甘如荠。汝曹又宜列土食,身使门户多旌棨。胡为漂泊岷汉间,干谒王侯颇历抵。况乃山高水有波,秋风萧萧露泥泥。虎之饥,下巉岩。蛟之横,出清泚。早归来,黄土泥衣眼易眯。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9867c6696377f8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