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赴东阳留上包谏议》
《将赴东阳留上包谏议》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敝邑连山远,仙舟数刻同。

多惭屡回首前路在泥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dōngyángliúshàngbāojiàn
táng / dàishūlún

liánshānyuǎnxiānzhōushùtóng
duōcánhuíshǒuqiánzàizhō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敝邑(bì yì)的意思:指自己的家乡或家族的所在地。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连山(li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峦相连,连绵不断。

前路(qián lù)的意思:指未来的道路或前途。

仙舟(xiān zhōu)的意思:指仙人乘坐的船只。比喻神仙的交通工具,也用来形容人的才能超群、出众。

翻译
我们的小镇被群山环绕,与仙舟的距离看似只差几个时辰。
我内心充满惭愧,因为我不停回头,前方的道路却似乎陷入泥泞之中。
注释
敝邑:我们的城镇。
连山:接连不断的山峦。
仙舟:传说中的仙人乘坐的船。
数刻:几个时辰。
多惭:深感惭愧。
屡回首:多次回头。
前路:前方的道路。
在泥中:陷入泥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启程前往东阳的场景,表达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未来路途的思考。开头两句“敝邑连山远,仙舟数刻同”写出了作者所在的地方与目的地之间隔着一片连绵的山脉,而自己将乘坐轻巧的小船(仙舟),不久便能抵达。这里的“仙舟”可能是对即将出发的交通工具的一种理想化表述,显示了诗人对于旅途的期待。

第三句“我多惭屡回首”中的“我多惭”可理解为内心的不舍和自责,或许是因为即将离开而感到愧疚。"屡回首"则表示频繁地回头看,表现了诗人对所留下来的地方的眷恋。

最后一句“前路在泥中”通过对泥泞道路的描写,象征着未来旅途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不易。这里的“泥中”既可以理解为实际上的道路状况,也可以比喻为人生的艰辛与复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离别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过去的留恋之情。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偶成寄仲卿彦勤两弟·其一

柏枧村中有故墓,吾宗苦约返茅茨。

黄精药好愁难遇,苍耳林深恐见欺。

北阮家怜门户改,南阳阡冀子孙知。

飞桥一水千峰抱,记取他年谒墓时。

(0)

辰龙关

南去群山簇剑铓,天开绝壁壮蛮荒。

关门晓启风声陡,戍堠烟消月色凉。

万里巴黔联臂指,一时苗犵尽农桑。

犹闻介子威名在,到此心雄广武场。

(0)

和陈鲁山表舅氏咏白桃花原韵

玉树夭斜故绝群,秾华偏不染尘氛。

波浮流水刚三月,春老东风已十分。

崔护别来头似雪,刘晨仙去梦为云。

琼瑶相赠无由报,影乱荼蘼日又曛。

(0)

汉阳登晴川阁至归元池小憩出寺访莲花堤散步携亢止一酒家小饮复过月湖堤上琴台·其二

白莲无语鹭写照,水草忽开鱼聚行。

日暮琴台心不动,一钟惟有汉阳清。

(0)

自盱眙至金陵道中作·其二

暮宿莲塘云,晓策釜山蹇。

乡音虽渐改,百里未云远。

西风阡陌凉,亭午日犹暖。

野店带溪桥,鹅鹜乱清浅。

担夫柳阴卧,行子荻棚饭。

萧萧草露白,牛羊下遥坂。

前路问耕夫,烟中指候馆。

(0)

登万寿阁望华山

巍峨西岳镇西京,杰阁朝凭爽气清。

五里雾披三辅晓,半空云卷万峰晴。

芙蓉彩翠窗前落,海日光华掌上生。

见说玉姜犹不死,御风何处正吹笙。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