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昧不落,何是何错。
《颂古三十一首·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如本所作的《颂古三十一首》中的第七首。诗中以“百丈野狐”象征超然物外的修行者,形象生动。"两耳卓朔"可能是指其耳聪目明,洞察世事,但又能超越世俗的纷扰。"脱兮不昧,堕兮不落"表达了修行者超脱尘世,既不迷惑于世俗,也不沉沦于欲望,保持清醒与自在的状态。
"不昧不落,何是何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状态的正确性,暗示这样的境界并无对错之分,是一种自然的、纯粹的存在。最后两句"若于当处不留情,万里晴空步寥廓"则传达出修行者在达到这种境地后,心无挂碍,如同行走在万里晴空之下,心境开阔,自由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寓言和象征手法,描绘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追求,体现了禅宗崇尚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