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叟万篇韩半之,江湖尤重两贤诗。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答 上 饶 江 涛 宋 /刘 克 庄 赵 傁 万 篇 韩 半 之 ,江 湖 尤 重 两 贤 诗 。不 须 负 笈 行 千 里 ,回 首 东 家 自 有 师 。
- 注释
- 赵叟:指赵姓的老者,这里可能特指某位诗人。
万篇:形容诗作数量极多。
韩半之:指韩姓诗人的作品占赵叟的一半。
江湖:这里指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或指社会风气。
两贤诗:指赵、韩两位诗人的优秀作品。
负笈:背着书箱去求学或访师。
行千里:长途跋涉寻找老师。
东家:邻居,这里可能暗指邻近的学者或诗人。
- 翻译
- 赵老先生的诗篇多如万卷,韩先生的作品占其中一半,江湖上特别看重他们两位的诗歌。
无需背着书箱走遍千里,回头看看,东邻就有可以作为老师的榜样。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前辈文学巨匠赵叟、万篇和韩半的崇敬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于文学成就的自信心。刘克庄在此以轻松自然的笔法,通过赞美前人的同时,也展现了自身不俗的文学修养。
首句“赵叟万篇韩半之”,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这三位文学大家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尤重”二字,既强调了他们在诗歌界的地位,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学传承的尊重。
接下来的“江湖尤重两贤诗”,则进一步指出了赵叟和万篇的诗作,在江湖中享有盛誉。这里的“江湖”泛指文人的交往圈子,“两贤诗”即指他们两人所创作的佳作。
第三句“不须负笈行千里”,则是刘克庄对自己文学成就的一种自信表达。“负笈”意指背负书籍,通常形容读书人行走四方求学。这里诗人表示,他对于文学的掌握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奔波千里去寻找知识和指导。
最后一句“回首东家自有师”,则是对自己文学成就的一种肯定。“东家”在此代指诗人的故乡或家园,而“自有师”则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足以媲美前贤的文学水平,即使是在自己的家乡,也不愁找不到可以仰望的导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人作品的赞美,以及诗人个人成就的肯定,展现了一种文学自信和对传统的尊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为杜庠题山水横幅
屋头众山森戟戟,屋下寒溪深见石。
溪流循山若萦带,别馆离亭纷向背。
茅堂近水景绝幽,绕檐万竹风飕飕。
主人自得濠上意,终日俯槛临寒流。
东寮把酒呼促席,隔屋糟床晚犹滴。
清谈北馆风满衣,折梅寄远情依依。
山童晨起扫落叶,不知松露沾荆扉。
经营布置各有态,颇学画者劳天机。
东吴杜郎江海客,览胜搜奇遍京国。
家园十亩画不如,犹向丹青爱陈迹。
西风八月南雁飞,扁舟远自长安归。
高堂无事兄弟乐,终日鸡黍要邻比。
新图便是君家事,何必区区询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