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再(bù zài)的意思:不再表示过去的状态或行为不再继续。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帘栊(lián lóng)的意思:指窗帘和窗棂,形容家境贫寒。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生情(shēng qíng)的意思:指人情世故、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桃花在晨风中的美丽景象,以及对青春时光的珍惜之情。首句“无数桃花烧晓风”以“烧”字形象地展现了桃花在晨风中摇曳生姿,如同火焰般绚烂夺目,营造出一种热烈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次句“生情妆点映帘栊”则进一步渲染了桃花的娇艳与生动,仿佛它们在为周围的环境增添了一抹春意盎然的色彩,映照在窗帘上,使整个空间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后两句“儿童莫把青春掷,一岁桃花不再红”则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感慨与提醒。通过将桃花与青春相联系,诗人暗示了时间的宝贵和流逝的无情。桃花虽美,但每年只开一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因此,诗人告诫孩子们不要轻易浪费青春,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因为像桃花这样的美好年华一旦逝去,便不会再重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人生哲理,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魅力,又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时间价值的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导引·我皇缵位
我皇缵位,覆焘合穹旻。
秘箓示灵文。
齐居紫殿膺玄贶,降宝命氤氲。
奉符让德事严禋。
检玉陟天孙。
垂鸿纪号光前古,迈八九为君。
灵台偃武,书轨庆同文。
奄六合居尊。
圆穹锡命垂真箓,清晓降金门。
升中报本禅云云。
严祀事惟寅。
无为致治臻清净,见反朴还淳。
导引·宝图熙盛
宝图熙盛,登格圣功全。
瑞命集灵篇。
钦修祀典成明察,道祖降云軿。
赖乡真馆宅真仙。
朝谒帝心虔。
尊崇教父膺鸿福,绵互万斯年。
犹龙胜境,真宇俨灵姿。
肃谒展皇仪。
宝符先路嘉祥应,云物焕金枝。
纷纭紫节间黄麾。
藻卫极葳蕤。
高穹报贶延休祉,仁寿协昌期。
导引·紫霄金阙
紫霄金阙,重叠降元符。
亿兆祚皇图。
云章焜耀傅温玉,宝阁起清都。
奉迎彩仗溢天衢。
观者竟欢呼。
明君钦翼承鸿阴,亿载御中区。
宝符锡祚,庆寿命维新。
俄降格飚轮。
巍巍帝德增虔奉,懿号蔫穹旻。
精齐秘馆奉严禋。
文物耀昌辰。
升烟太一修郊报,鸿祉介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