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暴殄(bào tiǎn)的意思:指草率、浪费地对待珍贵的物品或资源。
毕举(bì jǔ)的意思:指全力以赴,竭尽全力去做某事。
不广(bù guǎng)的意思:不广指的是范围狭窄、不广泛,形容事物的局限性和受限制的程度。
蚩蚩(chī ch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无精打采、懒散无为。
郊薮(jiāo sǒu)的意思:指边远的地方,比喻人的品行低劣。
宽政(kuān zhèng)的意思:指统治者以宽松的政策治理国家,给予人民以宽容和恩惠。
旷如(kuàng rú)的意思:形容景物空旷辽阔,没有人烟。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里间(lǐ jiān)的意思:指家庭内部的事务、私事。
毛羽(máo yǔ)的意思:指微小的事物或细微的差别。
明禋(míng yīn)的意思:明智而谦虚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麒麟(qí lín)的意思:麒麟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奇动物,象征着吉祥、祥瑞和美好的事物。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三田(sān tiá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能够以极少的粮食度日,形容节约粮食或物资的能力。
圣王(shèng wáng)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品德和智慧的君主或统治者。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野气(yě qì)的意思:指人的性格豪放、狂放不羁,不受拘束的气质。
一面(yī miàn)的意思:表示两个或多个相对的事物或观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或发生。
虞罗(yú luó)的意思:虞罗指的是人们对未来的担忧和忧虑。
原野(yuán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原野,比喻没有限制和束缚的自由环境。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玄烨所作的《咏史四首》中的第二首,主题围绕着古代帝王对于自然与生灵的敬畏与保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君主形象的描绘。
首句“三田岁毕举,用以荐明禋”描绘了古代帝王在一年结束时,通过祭祀活动来表达对天地神明的敬仰之情。这里的“三田”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三种祭地仪式,而“荐明禋”则是指向光明与崇高的神明献祭,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
接着,“圣王戒暴殄,郊薮游麒麟”进一步阐述了古代圣明君主对于自然资源的珍惜与保护。圣王避免浪费和破坏,甚至在郊外的林薮中放养着象征吉祥与和平的麒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虞罗张复解,原野气已春”描述了捕猎后的释放,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虞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捕猎的工具或方法,而“张复解”则暗示了捕猎活动的暂停与释放,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
“六合岂不广,一面何逡巡”则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君主治理范围的思考。这里“六合”指的是整个宇宙,而“一面”则可能暗指君主的治理范围,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全面治理与关注所有角落的期望。
最后,“亳都百里间,旷如天地仁”将目光聚焦于古代的亳都,一个面积广阔的都城,强调了君主的仁德如同天地一般广阔无垠,覆盖了整个国家乃至四方。
“宽政逮毛羽,况乃蚩蚩民”则总结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君主应以宽大的政策惠及万物,包括飞禽走兽,更不应忽视普通百姓的福祉。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君主形象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文若自华亭携家来游西湖袖出新诗其归乃和前篇聊以当别
黄郎满袖出新诗,别后篇章欲造微。
老骥但含千里意,翔鸾还带九雏归。
如君好事真前辈,笑我为生尽昨非。
小别不堪频作恶,灞桥杨柳亦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