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频换米,不知米价增。
但言鱼日贱,官税又来徵。
官税(guān shuì)的意思:官税指的是由政府征收的税款。
这首诗名为《渔父》,是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简短的四句,诗人描绘了渔夫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片段,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首句“得鱼频换米”,生动地展现了渔夫的生活状态——他们频繁地捕获鱼类,以此换取粮食。这既体现了渔夫们对食物的渴望,也暗示了他们生活的不稳定性和对自然的依赖。
次句“不知米价增”,则揭示了渔夫们在获取食物的同时,还要面对物价上涨的现实。他们或许没有意识到米价的上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逃避这一经济压力。这种无知或忽视,实际上反映了他们生活的贫困和对经济波动的无力感。
第三句“但言鱼日贱”,进一步描绘了渔夫们对市场行情的观察。他们可能在关注鱼价的变化,试图通过捕捉更便宜的鱼类来降低成本,以应对生活开销。然而,这种努力往往难以改变整体的经济状况。
最后一句“官税又来徵”,将话题引向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即使渔夫们在努力维持生计,官府的赋税却依然如影随形,不断加重他们的负担。这不仅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下底层人民的苦难,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权力与财富分配的不公。
整首诗通过渔夫的日常生活,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生活境遇的关注与同情。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小院桃花雨。镇销魂湘帘半卷,数声啼宇。
门外斑骓勾留旧,携手画阑私语。
消受者酒边眉妩。
绿鬓飘零维摩榻,算年来略解伤春苦。
吹玉笛,甚情绪。筝堂夜按阳关谱。
漫催成红悽绿怨,茜盟无主。
十丈车尘宣南路,埋尽春愁几许。
有多少云鸿失侣。
一寸情天伤心碧,便微躯化石都难补。
持此恨,竟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