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感怀三叠前韵六首·其六》
《岁暮感怀三叠前韵六首·其六》全文
清 / 林朝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无路升天紫鸾少卿愁绪几时宽?

三年虎穴投身险,一夕鸰原吊影单。

坠劫早知化易,畏人谁信笑啼难?

死灰纵有重燃日,忍抱琵琶塞上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愁绪(chóu xù)的意思:指忧愁的心情和思绪。

吊影(diào yǐng)的意思:指人物行动或言语间接地表现出来,不直接明示。

虎穴(hǔ xué)的意思:指危险的地方或险恶的环境。

化易(huà yì)的意思:改变困难的事物变得容易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塞上(sāi shàng)的意思:指北方边塞地区或沙漠地带。

少卿(shǎo qīng)的意思:指官职低微,地位较低的官员。

升天(shēng tiā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达到极高的水平或境界,形容非常出色或非常成功。

投身(tóu shēn)的意思:全身投入,积极参与,毫不保留地投入到某种事业或活动中。

销化(xiāo huà)的意思:指将坚硬的东西破碎、消除或转化为无害的状态。也可用于比喻解决问题或化解矛盾。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早知(zǎo zhī)的意思:如果事先知道,就能避免麻烦或损失。

紫鸾(zǐ luán)的意思:形容夫妻恩爱和谐,相互关爱。

抱琵琶(bào pí pá)的意思:形容做事不专一,同时追求多种事物。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首句“无路升天驾紫鸾”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仕途无望、无法解脱的困境,如同无法驾驭仙鸟般无力飞翔。次句“少卿愁绪几时宽?”直接点出诗人作为“少卿”(官职名)的愁苦,流露出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三年虎穴投身险”暗示诗人历经艰难困苦,像是在危险的环境中挣扎了三年。而“一夕鸰原吊影单”则描绘了夜晚孤独的身影,如同离群的鸟儿,形单影只,倍感凄凉。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坚韧。

接下来,“坠劫早知销化易,畏人谁信笑啼难?”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理解,即使面临生死劫难,也深知消亡容易,但面对世人的误解和冷漠,表达笑中带泪的辛酸。

最后两句“死灰纵有重燃日,忍抱琵琶塞上弹”以“死灰”象征曾经的热情或希望,即使有复苏的一天,诗人也宁愿怀抱琵琶,独自在边塞之地弹奏,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比喻和象征,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复杂心境,以及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慨。

作者介绍
林朝崧

林朝崧
朝代:清   字:俊堂   号:痴仙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生辰:1875-1915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宿天界寺用石庵游惠山诗韵

木落空山古寺秋,寻僧聊遣世间愁。

尘劳似海何时了,踪迹如萍著处浮。

对榻暂同林下宿,煮茶閒引涧边游。

明朝又欲飘然去,一幅轻帆过石头。

(0)

送章秀才归松江

挟策来京国,经年未一官。

籍名通秘阁,僦屋住长安。

身病怜亲老,妻亡念子寒。

恩教暂归去,不是学张翰。

(0)

代雪洲端阳招客

佳节逢端午,葵榴照眼新。

君虽非饮客,我岂独醒人。

綵索宁须繫,蒲樽正可亲。

高情如不弃,林下望车尘。

(0)

送赵佥事之福建任

鸾栖淹枳棘,鹗荐出风尘。

重寄藩维任,荣迁耳目臣。

拜恩辞北阙,佥宪入南闽。

驿路梅含笑,都亭柳带颦。

马行吴地晓,帆度浙江春。

厅宇榕花合,园林荔子新。

好山供日咏,列郡待时巡。

本在纠弹职,宜加抚育仁。

威声销墨吏,疾苦拯黎民。

伫听廉明誉,君无让古人。

(0)

题山水小画·其二

江南不到几秋萤,风壑云林梦草亭。

万里乾坤双老眼,他山不似故山青。

(0)

中都早行

鸡鸣登前途,白日未出海。

堠傍坐之久,扶桑发光彩。

安知云雾起,倏忽阴晴改。

我行正愁雨,亟去复奚待。

此意难重陈,无由诉真宰。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