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词四首·其三》全文
- 注释
- 风花:形容春天的风和落花,象征美好时光。
日将老:指时间逐渐流逝。
佳期:美好的约会或期望的时刻。
犹渺渺:依然遥远,未实现。
不结同心人:没有找到心意相投的人。
空结同心草:比喻与花草建立的虚假的情感联系。
- 翻译
- 风花的浪漫即将逝去,美好的约定仍然遥不可及。
没有与我共度一生的人,只与无生命的花草结下虚幻的连理。
- 鉴赏
这两句诗是薛涛在唐朝所创作的《春望词四首》的第三首。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十分丰富,下面是对这两句诗的鉴赏: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这里,“风花”指的是随风摇曳的花朵,它们在春天里盛放却又匆匆离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日将老”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不再,春光易逝之感。"佳期犹渺渺"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难以把握的无奈和珍惜,这里的“佳期”指的是适合恋爱或追求理想的美好时光,而这种时光却像水一样流逝,无法捕捉。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这两句诗通过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爱情的渴望以及现实中的孤独感。“不结同心人”说明诗人在寻找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但却未能如愿,以至于感到孤独和寂寞。而“空结同心草”则是比喻,诗人即便是在自然界中也只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无生命的植物,如同结草成编一样,这种行为徒增哀愁,显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极度渴望得到真挚的友谊和情感交流。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描绘,以及对人生中难以实现的理想之追求,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短暂和人世寂寞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盛苍崖雁
八月鸿雁来,往彼天南陬。
前飞倦已息,后至饥相求。
日落洞庭晚,风高彭蠡秋。
彭蠡多蒹葭,远近弥汀洲。
恒恐羽毛损,稻粱非所谋。
寒门阻冰雪,异乡安可留。
徘徊念其族,天外复千俦。
身今万里客,肉非九鼎羞。
慎为弋者获,远寄征人愁。
愿以海为池,上同朱凤游。
饮啄全微躯,不愧波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