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乐府古题序.侠客行》
《乐府古题序.侠客行》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乐府曲辞

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

事成不肯姓名,我非窃贼夜行

白日堂堂杀袁盎,九衢草人面青。

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

海波作两处生,分海减海力。

侠客有谋,人不识测,三尺铁蛇延二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不怕(bù pà)的意思:不害怕,不畏惧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草人(cǎo rén)的意思:指形象质朴、粗糙的人,也可以指草编制的人形模型。

草草(cǎo cǎo)的意思:草率、匆忙、不认真

尺铁(chǐ tiě)的意思:指衡量事物的标准或尺度。

海波(hǎi bō)的意思:形容大海波澜起伏,比喻事物变化无常或动荡不安。

九衢(jiǔ qú)的意思:指繁华热闹的街市,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群拥挤的场面。

窃贼(qiè zéi)的意思:指偷盗行为,也用来形容不可信任的人。

人面(rén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美丽动人,如花一般的容貌。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铁蛇(tiě shé)的意思:铁蛇是指铁打的蛇,比喻没有感情、冷酷无情的人。

侠客(xiá kè)的意思:指有侠义精神的人,勇敢正直,敢于为正义事业而奋斗。

心师(xīn shī)的意思:心灵的导师,心智的引导者。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夜行(yè xíng)的意思:在夜晚进行行动。

在事(zài shì)的意思:指在处理事情时要谨慎小心,不要马虎大意。

作两(zuò liǎng)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扮演两个角色,具有两面性或双重身份。

注释
侠客:行侠仗义的人。
不怕死:不畏惧死亡。
事不成:未能达成目标或理想。
不肯藏姓名:不愿意匿名,希望留名。
窃贼:偷盗者,这里比喻偷偷摸摸的行为。
夜行:夜间行动,常与秘密行为相关联。
白日堂堂:公开地,光明正大地。
杀袁盎:杀死名叫袁盎的人,袁盎为汉朝大臣,此句为典故。
九衢:繁华的街道,比喻人多的地方。
草草:慌乱,此处形容人们因惊恐而失色。
此客:这位侠客。
此心:这种心态、志向。
师海鲸:效仿海中巨鲸,比喻胸怀广阔,行事大胆。
海鲸:巨大的鲸鱼,象征力量与自由。
露背横沧溟:鲸鱼露出背部横越大海,形容壮观景象。
分作两处生:指海浪因鲸鱼动作而似被分开。
分海减海力:比喻侠客的行为改变了原有的平衡或势力。
侠客有谋:侠客具有智谋。
人不识测:人们难以预测或理解。
三尺铁蛇:指剑,古代剑长约三尺,形似蛇。
延二国:影响到两个国家的局势或命运。
翻译
勇士不惧死亡,只怕壮志未酬。
成功后不愿隐藏姓名,若非盗贼谁会在夜间行动。
光天化日下刺杀袁盎,大街上人们惊恐得脸色发青。
这位侠客的心志如同海洋中的巨鲸,鲸鱼露出脊背横跨苍茫大海。
海浪仿佛被分成两部分,减弱了海洋的力量。
侠客深谋远虑,无人能揣测,手中三尺长剑影响两国局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侠客的形象,表达了侠客对于名誉和正义的追求,以及他们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坚定和勇敢。诗中“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直接点出了侠客的精神内核,即对行动结果的执着,而非生死的恐惧。接着,“事成不肯藏姓名,我非窃贼谁夜行”强调了侠客对于名誉的重视,他们所做之事必欲扬名立姓,绝非暗中作乱之辈。

“白日堂堂杀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一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引用(这里指的是东汉末年窦武、吴碩起兵反抗曹操时杀死了被曹操所任命的地方官员袁盎),凸显侠客的英勇和对正义的维护。同时,“九衢草草人面青”则描绘了一种战争带来的荒凉景象,反映出人民的苦难。

“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海波分作两处生,分海减海力。”这些句子通过对神话生物海鲸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侠客胸怀壮志、如同巨浪冲击般的力量,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不屈不挠。

最后,“侠客有谋,人不识测,三尺铁蛇延二国”则揭示了侠客智谋深远,不为人知,他们的行动往往能够影响到两个国家(这里可能指的是通过外交或战争手段实现政略目标),而“三尺铁蛇”则象征着侠客的计策和力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侠客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作者对于英雄、正义以及个人才华与力量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遣怀五首寄致道·其五

在昔营居巢,首尾三十年。

高邻念羁旅,分我佳林泉。

自从仓幕归,亦买半顷田。

坐念颜太师,粥竭祇益煎。

不如边孝先,昼眠腹便便。

(0)

国清愚谷禅师索更好堂诗

丹梯宁复倦扶筇,闻说青山又改容。

下界已同三绝寺,上方仍对妙高峰。

聊须小憩窗前榻,莫虑遥闻斋后钟。

脚力已穷犹应接,兹时目力更难供。

(0)

又成五言律诗三首·其三

客有林泉趣,寻幽剪薜萝。

半山无石碍,此境得春多。

隔岸桃花坞,临溪竹箭波。

兹应是仙隐,鹤驭几时过。

(0)

翠屏列画

青峰如屏高插天,悬崖积翠生云烟。

谁把王维旧墨迹,巍巍高挂安居前。

胜景应知世稀有,妙学丹青乃缩手。

嗟哉画有蠹损时,斯图寿比南山久。

(0)

辞荐呈余廉访

耒耜生涯远俗嚣,年来无梦到金貂。

一池皓月□诗骨,满圃春风长药苗。

愧不漆身吞豫炭,聊将洗耳弃由瓢。

分甘投老潭源地,为谢云笺莫见招。

(0)

次韵文约赠行

归买农畴一饱休,乌鸢储肉且身谋。

扁舟欲趁晚潮发,别袂莫烦樽酒留。

松菊有情供好梦,氛埃无赖犯征裘。

明年驿使相逢处,还折梅花寄我不。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