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噫来风皮见藉,兔狡宅月肩遭胹。
欲兆幽烽二龙死,独微晋泽一蛇悲。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二龙(èr lóng)的意思:形容两个人或事物相互竞争,争夺同一个目标。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冠带(guàn dài)的意思:指戴在头上的帽子和系在腰间的带子,用来表示尊贵和地位高。也比喻高贵的地位和尊严。
猴冠(hóu guān)的意思:指猴子的头冠,比喻虚有其表,没有真实的内涵或价值。
吉凶(jí xiōng)的意思:吉凶表示吉利和凶险,指事物的好坏、吉凶祸福。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酒樽(jiǔ zūn)的意思:指酒坛子或酒壶,比喻家庭中和睦、幸福美满的景象。
沐猴(mù hóu)的意思:指人无知、无德行、无学问。
木鸡(mù jī)的意思:指无知无能的人,也形容声音低沉而不响亮。
牛牛(niú niú)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强大、出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能力非常高超。
食牛(shí niú)的意思:指吃牛肉,也用来形容吃得很饱。
失马(shī mǎ)的意思:指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遭遇失败或不幸。
亡羊(wáng yáng)的意思:指失去了羊,也泛指失去了东西或者失去了机会。
鼷鼠(xī shǔ)的意思:指小老鼠。也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渺小、微不足道。
沐猴冠(mù hóu guān)的意思:形容人虚有其表,外貌与实际不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拟乐府十二辰歌》,以十二生肖为题材,寓言深刻,富有哲理。诗中通过鼠牛虎兔等动物的比喻,表达了对世态人情的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讽刺。
首句“鼷鼠食牛牛不知”,形象地描绘了小人物对大势力的无声侵害,暗示了权力的盲目和无知。接下来,“牛不愿骍而愿犁”揭示了人们对于地位和实用性的不同追求,骍(红色的良马)象征高贵,而犁则代表平凡的生活。
“虎噫来风皮见藉,兔狡宅月肩遭胹”两句,通过虎和兔的遭遇,进一步揭示了强权者的残忍和狡诈,以及弱者的无奈。龙的死亡预示着动荡,而晋泽蛇的悲哀则象征着孤独的哀鸣。
“失马吉凶方聚门,亡羊臧谷未宣分”两句,借马和羊的丢失,寓意世事难料,是非善恶难以明辨。最后,“沐猴冠带去始惬,木鸡风雨漠何闻”以猴子和木鸡的比喻,讽刺了虚伪和无为,以及在风雨中无人问津的境况。
结尾处,“不须皎皎吠蜀狗,阮子与猪同酒樽”则是对那些无谓争斗和庸俗交往的嘲笑,以阮籍和猪共饮的荒诞场景,表达出对现实的批判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生动,寓意深远,展示了晁补之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思想见解。
和风装点锦城春,细雨如丝压玉尘。
漫把诗情访奇景,艳花浓酒属闲人。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閒居喜无事,冠栉每晨兴。
今朝鸠唤梦,疑是大雨徵。
万事虽颠沛,此兆常可凭。
须臾倒江湖,一扫蛮瘴腥。
雨罢有何好,环江数峰青。
蛟龙得时横,长堤豁然崩。
衰老甘寝寐,半夜闻雷声。
连冈万株松,漂零一毛轻。
雨意疑未已,浮浮晚云蒸。
咄哉造化儿,徒劳竟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