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守 耕 图 明 /唐 寅 南 山 之 麓 上 腴 田 ,当 守 犁 锄 业 玛 迁 。昨 日 三 山 降 除 目 ,长 沮 同 拜 地 行 仙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沮(cháng jǔ)的意思:长时间沮丧、失望。
除目(chú mù)的意思:除去障碍,排除困难。
降除(jiàng chú)的意思:指消除、解除、清除。
犁锄(lí chú)的意思:指耕犁和锄头,比喻辛勤耕耘、努力工作。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上腴(shàng yú)的意思:指财富、粮食等丰富充裕。
腴田(yú tián)的意思:指肥沃的田地,比喻富饶的土地或丰收的景象。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地行仙(dì xíng xiān)的意思:指在地上行走的仙人,比喻平凡而又有超凡本领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诗人唐寅以"南山之麓上腴田"起笔,展现了肥沃的山坡脚下广阔的农田,暗示出农耕生活的富饶与宁静。"当守犁锄业稼穑"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坚守农事,耕耘播种的决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农耕文化的尊重和对劳动的崇尚。
"昨日三山降除目"中的"三山"常用来指道教中的神仙境界,这里可能暗指某种超凡的任命或解脱,而"降除目"则意味着关注或瞩目。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虽然从事平凡的农事,但仍期待着心灵上的升华或得到某种精神层面的认可。
"长沮同拜地行仙"引用了《论语》中孔子弟子长沮、桀溺隐居不仕的故事,他们自比为地行仙,即大地上的隐士。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是像他们一样,虽在尘世劳作,但内心追求的是超脱世俗的精神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耕作为载体,寓含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超然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传统隐逸文化的敬仰,展现出唐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