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歌(bēi gē)的意思:指悲伤哀怨的歌曲,形容悲痛欲绝的心情。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残雨(cán yǔ)的意思:指雨势已经过去,只剩下雨水滴落的残余。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患难(huàn nàn)的意思:共同经历艰难困苦的时刻,互相支持和帮助。
歧路(qí lù)的意思:指道路分岔,选择困难,不知道该走哪条路。
日息(rì xī)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后,天色渐暗,人们开始休息的时刻。也比喻事物发展到极限,即将结束。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渔矶(yú jī)的意思:指渔民放置在水中的用来捕鱼的工具。
- 鉴赏
这首清代叶名澧的《舟夜闻雨梦姚梅伯》描绘了诗人夜间在舟中醒来,听到雨声,心中不禁触动,梦境中的美好不再,引发了一种深深的哀伤。"欲觉闻残雨",写出了诗人从睡梦中被雨声唤醒的情景,暗示了现实与梦境的落差。
"伤心夜梦非",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破灭的失落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忧虑。接下来的两句"波涛吾不死,烽火汝谁依",诗人将自己比作波涛中坚韧不屈的生命,暗示了战乱动荡的时代背景,同时也流露出对亲友的牵挂,不知他们能否在烽火连天中找到依靠。
"患难怜歧路,悲歌仗布衣",诗人身处乱世,感叹人生道路艰难,只能凭借普通人的力量发出悲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最后,"风尘何日息,相见有渔矶",诗人期盼战乱早日平息,想象着与友人重逢的场景,那是在一个宁静的渔矶边,寓意着远离纷扰,回归平静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雨夜的舟行和个人梦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际遇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北邙行
北邙山下哭声苦,洛阳城中沸歌舞。
昨日歌舞城中人,今日凄凉山下土。
山下土,无今古。
白狐寒啸髑髅烟,青燐夜灼蓬科雨。
英雄异代不知名,高封大树如掌平。
丧车辚辚日不绝,后人来葬前人穴。
后来葬者还更多,可怜歌舞何日歇。
梅花道人临东坡风筱
东坡先生好游戏,壁上写竹如写字。
三竿两竿袅风翠,却有渭川千亩势。
题诗执烛倩官奴,白发红妆两无忌。
不应诬我抱节君,何尝解舞腰肢媚。
先生调笑皆文章,顾与节君生贲光。
千年故事白石在,梅庵载翻新墨香。
捕风捉影老手健,凤骇鸾惊秋月凉。
我今拭目艮会堂,尚疑耘老亭中央。
今人古人不相见,遗迹宛然人未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