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果分残芋,谈经就古梅。
山围开士锡,海涌渡师杯。
哀梵凄林鬼,空池湛劫灰。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出定(chū dìng)的意思:出定指把事情的结果预先定下来,不给别人选择的机会,类似于“预先定下结论”。
服乘(fú chéng)的意思:服从和乘坐,表示顺从他人的意见或接受他人的指导。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劫灰(jié huī)的意思:指盗墓、掘坟。
禁酒(jìn jiǔ)的意思:禁止饮酒或戒酒。
精庐(jīng lú)的意思:指房屋修建得十分精致、华丽。
开士(kāi shì)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谈经(tán jīng)的意思:指谈论经书、经典或学问的事情。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外客(wài kè)的意思:指来自外地或外国的客人。
霞外(xiá wài)的意思:指超越尘世的美好景象或事物。
仙去(xiān qù)的意思:指仙人离去,形容人去世或离开。
野服(yě fú)的意思:指非正式、粗糙的服装或行为方式。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钟隐(zhōng yǐ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隐藏在背后,不显露出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梵胜庵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庵内僧侣修行与教化的氛围。首联“野服乘春出,精庐傍水开”以朴素的衣着和春天的生机,衬托出庵舍依水而建的自然和谐之美。颔联“曰高僧出定,霞外客重来”则描绘了僧人从冥想中醒来,迎接来访者的情景,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颈联“施果分残芋,谈经就古梅”展现了僧侣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佛法的实践与传播,通过分享食物和讨论经典,体现了他们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尾联“山围开士锡,海涌渡师杯”则以山海为背景,象征着佛教的广大与深远影响。
诗中“哀梵凄林鬼,空池湛劫灰”两句,通过哀婉的梵音和空寂的池塘,表达了佛教对生死轮回的深刻思考。而“题诗阆仙去,禁酒远公回”则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高僧智慧与修为的敬仰。
最后,“归路穿红杏,游人惜录苔”描绘了诗人离开时的景象,红杏映衬着归途,游人对庵内的苔藓留下深刻印象,暗示了这次访问给人心灵带来的触动与美好回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融,以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九旬淋雨少,一夜足三秋。
凿石引千尺,迢遥下林丘。
接竹竟至炊,聊以息担头。
汤茗既以丰,亦复滋田畴。
山客愿易足,稻蔬无多求。
翛然天地内,一饱忘百忧。
山色可饫目,耳醉泉风飕。
信手随乌藤,濯足沧江流。
百骸各自娱,岂更羡王侯。
王侯学我易,难逢林下休。
举眼渔樵人,将无为我俦。
先春秖有一,托根乃见异。
荒瘠本从天,沃土非所寄。
生长千峰上,饱饮烟霞气。
石花首剑南,紫笋湖州次。
不关物性纷,禀受亦足累。
天宇固自真,见闻岂容易。
甘露既在手,安得子尚味。
双林傅大士,结庵颛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