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亥杂诗·其二十》
《己亥杂诗·其二十》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乳草删除缘几美,旧花别换日新红。

去留一一天择,物自争存我大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公(dà gōng)的意思:公正、公平、公开。

去留(qù liú)的意思:指离开或留下的选择。

日新(rì xīn)的意思: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或变化。

删除(shān chú)的意思:删除冗余,简化问题。

天择(tiān zé)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物种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而逐渐进化和优胜。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己亥杂诗》之二十。黄遵宪以“物竞天择”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哲学思考与社会观感。

首句“乳草删除缘几美”,以“乳草”象征生命力与自然之美,通过“删除”这一动作,暗示了自然界中优胜劣汰的过程,强调了美的存在往往伴随着选择与淘汰。

次句“旧花别换日新红”,通过“旧花”与“新红”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更迭。花朵从凋谢到重新绽放,寓意着生命不断更新,新生事物替代旧事物,体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与进步。

第三句“去留一一旧天择”,直接点明了“天择”这一自然法则,即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里的“一一”强调了这一过程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最后一句“物自争存我大公”,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公平与公正的追求。在自然法则下,万物皆在为生存而竞争,但这种竞争并非无序,而是遵循着某种公正的原则。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秩序的认同,同时也反思了人类社会中的公平正义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黄遵宪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近代思想家的敏锐与深度。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杂诗十首

燕雀贺厦屋,虫蚁慕腥羶。
野花引飞蝶,古来木嘶蝉。
秋天百虫吟,春天百禽喧。
翟公真闇事,喜愠见色言。

(0)

题泥水关不动尊院

走却坐禅客,移将不动尊。
世间颠倒事,八万四千门。

(0)

虏廷感赋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
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
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0)

释通慧

释通慧,青原下九世,清凉益禅师法嗣,称敬遵通慧禅师。
住台州{今浙江临海}般若寺。
事见《五灯会元》卷一○。

(0)

陪游凤凰台献诗

嵯峨压洪泉,岝峉撑碧落。
宜哉秦始皇,不驱亦不凿。
上有布政台,八顾背城郭。
山蹙龙虎健,水黑螭蜃作。
白虹欲吞人,赤骥相煿zh.画栋泥金碧,石路盘墝埆。
倒挂哭月猿,危立思天鹤。
凿池养蛟龙,栽桐栖鸑鷟.梁间燕教雏,石罅蛇悬壳。
养花如养贤,去草如去恶。
日晚严城鼓,风来萧寺铎。
扫地驱尘埃,剪蒿除鸟雀。
金桃带叶摘,绿李和衣嚼。
贞竹无盛衰,媚柳先摇落。
尘飞景阳井,草合临春阁。
芙蓉如佳人,回首似调谑。
当轩有直道,无人肯驻脚。
夜半鼠窸窣,天阴鬼敲啄。
松孤不易立,石丑难安著。
自怜啄木鸟,去蠹终不错。
晚风吹梧桐,树头鸣嚗嚗。
峨峨江令石,青苔何淡薄。
不话兴亡事,举首思眇邈。
吁哉未到此,褊劣同尺蠖。
笼鹤羡凫毛,猛虎爱蜗角。
一日贤太守,与我观橐籥.往往独自语,天帝相唯诺。
风云偶不来,寰宇销一略。
我欲烹长鲸,四海为鼎镬。
我欲取大鹏,天地为矰缴。
安得生羽翰,雄飞上寥廓。

(0)

感怀诗二章奉使中原署馆壁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
再去江北游,举目无相识。
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
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
未到故乡时,将为故乡好。
及至亲得归,争如身不到。
目前相识无一人,出入空伤我怀抱。
风雨萧萧旅馆秋,归来窗下和衣倒。
梦中忽到江南路,寻得花边旧居处。
桃脸蛾眉笑出门,争向前头拥将去。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