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轿 中 假 寐 宋 /李 曾 伯 孤 枕 欠 晓 梦 ,短 舆 偿 午 眠 。篮 摇 小 儿 卧 ,龛 定 老 僧 禅 。少 瞑 溪 山 眼 ,良 劳 仆 从 肩 。醒 来 斜 日 暮 ,亟 唤 玉 骢 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孤枕(gū zhě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躺在枕头上睡觉,没有伴侣或依靠的状态。
龛定(kān dìng)的意思:稳定、固定不变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仆从(pú cóng)的意思:指为别人服务的人,特指为权贵或富人服务的佣人。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山眼(shān yǎn)的意思:山的眼睛,指山脉中最高的峰或最高的位置。
晓梦(xiǎo mèng)的意思:晓梦指在梦中得到启示或意外的领悟,然后在醒来后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玉骢(yù cōng)的意思:形容美丽华贵的马匹。
- 翻译
- 孤零零的枕头缺少了清晨的梦境,简陋的车驾弥补了午后的睡眠。
竹篮摇晃着小儿进入梦乡,佛龛静坐着老僧入定修行。
短暂的闭目养神中,山水景色映入眼帘,仆人们辛苦地挑起担子。
醒来时夕阳已西下,急忙呼唤马鞭催促玉骢前行。
- 注释
- 孤枕:形容一个人独睡的枕头。
晓梦:清晨的梦境。
短舆:简陋的车。
午眠:午后的小憩。
篮摇:竹篮摇动。
小儿卧:小孩在篮中入睡。
龛定:佛龛静止,指老僧打坐。
老僧禅:老僧的禅定修行。
少瞑:短暂的闭眼休息。
溪山眼:山水景色。
良劳:辛苦。
仆从肩:仆人们的肩膀。
醒来:从睡眠中醒来。
斜日暮:夕阳西下。
亟唤:急忙呼唤。
玉骢鞭:装饰华丽的马鞭。
- 鉴赏
诗人通过对一段假寐时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闲适的午后场景。"孤枕欠晓梦,短舆偿午眠"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人在悠长的午休中,不知不觉间沉浸于浅睡之中的状态,那种放松和舒缓仿佛能让人忘却一切世俗的纷扰。接下来的"篮摇小儿卧,龛定老僧禅"则转换了画面,从个人延伸到家庭和寺庙,共同构建出一个宁静祥和的社会图景。
"少瞑溪山眼,良劳仆从肩"两句中,诗人用"少瞑"来形容大自然在午后时分也似乎沉醉于休憩之中,而"良劳仆从肩"则透露出一丝生活的不易和辛勤,这种对比强化了整体氛围的丰富性。
最后,"醒来斜日暮,亟唤玉骢鞭"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现实生活的召唤。诗人从梦中醒来,发现黄昏已至,而"亟唤玉骢鞭"则是一种对行动的渴望,这里的"亟"字用得极妙,既传达了紧迫感,也表达了一种不愿就此结束这份宁静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片段的细腻描写,展现出诗人对于平淡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有着深刻的感悟和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赵节推沿檄还乡
蚕月舒以长,麦天和更清。
初荷吐香芽,新蒲生紫英。
济济幕中客,眉间黄生明。
膏车指乡国,言归奉寿觥。
上堂拜嘉庆,喜雨沦飞甍。
斑衣学古戏,芳兰逗春荣。
世态今犹昔,万绪水火争。
奔驰浪自苦,心胸沸庖烹。
贤哉吾景崇,养志轻利名。
效官求便郡,晨暮请安平。
兹行天所佳,祥烟送晓征。
要当感星聚,岂徒资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