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南道中五首·其三》
《淮南道中五首·其三》全文
金 / 蔡松年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南渡不竞,晋民益疮痍

陶翁遂超然不忍啜其醨。

北窗谈清风,慨望羲皇时

道丧可奈何,抱琴酒一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不竞(bù jìng)的意思:不争斗,不争夺。

超然(chāo rán)的意思:超越尘世,超脱于尘俗之外。

疮痍(chuāng yí)的意思:疮痍是指战乱或灾难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创伤和损失。

皇时(huáng shí)的意思:皇帝的时代,指盛世繁荣的时期。

可奈(kě nài)的意思:无法可奈、无可奈何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南渡(nán dù)的意思:指古代人民或军队由北方渡过江河南下,特指历史上刘备率军南渡长江,意味着转危为安,重获胜利。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羲皇(xī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羲皇,也泛指古代帝王。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蔡松年的《淮南道中五首》之三,通过描绘南渡后国家衰败、人民困苦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首句“南渡国不竞”,点明了国家在南迁后失去了竞争力,暗示了国力的衰退。接着“晋民益疮痍”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百姓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进一步强调了国家衰败带来的深重后果。

“陶翁遂超然,不忍啜其醨”两句,借用了陶渊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于高尚品格的坚守。这里的“不忍啜其醨”比喻诗人不愿沉溺于腐败的社会风气之中,体现了他洁身自好的人格追求。

“北窗谈清风,慨望羲皇时”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清静生活,以及对远古时代理想社会的向往。“北窗”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之所,“清风”则寓意着纯洁高雅的生活环境。“慨望羲皇时”表达了诗人对那个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时代的怀念和向往。

最后,“道丧可奈何,抱琴酒一卮”两句,反映了诗人面对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无奈和无力感。尽管心中怀有琴酒之乐,但面对社会的种种问题,却感到无能为力,只能以琴酒自慰,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蔡松年

蔡松年
朝代:金   籍贯:故自号萧闲老   生辰:1107~1159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号萧闲老人。冀州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政治家。北宋宣和末年,从父镇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担任兼总军中六部事,累官至右丞相,封卫国公,正隆四年卒,追封吴国公,予谥文简。
猜你喜欢

偈颂五十一首·其二十九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汉地不收秦不管,不风流处也风流。

(0)

次韵晋之五丈赏压沙寺梨花

沙头十日春,当日谁手种。

风飘香未改,雪压枝自重。

看花思食实,知味少人共。

霜降百工休,把酒约宽纵。

(0)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

焙乾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

江南老人有在者,为予尝说江南时。

李主用以藏秘府,外人取次不得窥。

城破犹存数千幅,致入本朝谁谓奇。

漫堆閒屋任尘土,七十年来人不知。

而今制作已轻薄,比于古纸诚堪嗤。

古纸精光肉理厚,迩岁好事亦稍推。

五六年前吾永叔,赠予两轴令宝之。

是时颇叙此本末,遂号澄心堂纸诗。

我不善书心每愧,君又何此百幅遗。

重增吾赧不敢拒,且置缣箱何所为。

(0)

蝶恋花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0)

江城子.三首·其一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0)

南乡子·其一

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倚著阑干弄柳条。

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