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上棹歌五首·其三》
《江上棹歌五首·其三》全文
元 / 宋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远人莫愁行路难,故乡万里应须还。

明朝得风到池口,回首不见蛾眉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蛾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美丽。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眉山(méi shān)的意思:指眉毛像山一样高耸,形容眉毛修长而美丽。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莫愁(mò chóu)的意思:不必担忧、不必忧愁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应须(yìng xū)的意思:应该,必须

远人(yuǎn rén)的意思:指离自己远的人。

行路难(xíng lù nán)的意思:指行走的路途艰难困苦,形容事情进行得十分困难。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游子对远方亲人的安慰和自己的思乡之情。"远人莫愁行路难"一句,宽慰远行之人不必过于忧虑旅途艰辛,暗示了诗人对亲友的理解与鼓励。接着,"故乡万里应须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认为无论路途多么遥远,终有一天会返回故土。

最后一句"明朝得风到池口,回首不见蛾眉山"富有画面感,想象着明天早晨顺风行驶,到了池口时回头一望,却发现连熟悉的蛾眉山也已消失在视线之外。这既是对归乡之路的期待,又蕴含着离别时的怅然若失,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的景物描绘,传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宋褧

宋褧
朝代:元   字:显夫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生辰:1294-1346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你喜欢

四用喜雨韵三首·其二

背人岁月苦难禁,乌兔相追互起沈。

点检平生如梦事,保全晚节是真心。

围腰减削那胜带,种发萧疏不上簪。

久悟盈虚消息理,香山莲社拟追寻。

(0)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其四

平生惯作牧民官,不作朱幡画戟看。

惟有寸心存恻隐,谁怜只手补创残。

树蔬人要畦畦润,种麦农便陇陇乾。

乍雨乍晴都恰好,老天谁道叫呼难。

(0)

九用喜雨韵三首·其一

何消黍稷荐馨香,三尺抬头即昊苍。

雨缶决来如此溢,风车输与自然凉。

问他金玉堆成坞,更使珠玑积在箱。

逢却年饥堪煮否,移民移粟定旁皇。

(0)

九日集客

佳节欲酬须酩酊,东篱不记几飞觞。

从教乌帽吹将去,且对黄花领取香。

世事漫劳三太息,人生宽破百重阳。

英雄盖代今何在,戏马高台久已荒。

(0)

山中杂言·其一

小小柴门傍竹开,幽深不惯有人来。

颇嫌老鹤无情思,啄损庭前一径苔。

(0)

水调歌头

太白已仙去,诗骨此山藏。

胸中锦绣如屋,都乞与东皇。

碎剪杏花千树,浓抹胭脂万点,妖艳断人肠。

晓露沐春色,晴日涨风光。孤村路,逢休暇,共徜徉。

酒旗斜处,□□一簇几红妆。

暂息江头烽火,无奈鬓边霜雪,聊复放疏狂。

倚俟玉壶竭,未肯宝鞭扬。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