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采掇(cǎi duō)的意思:采集和挑选。
传看(chuán kàn)的意思:传播消息、传递信息。
翠笼(cuì lóng)的意思:形容山林幽静、景色优美的样子。
大家(dà jiā)的意思:大家通常指众人,表示集体或群体。也可用来指代各个方面的人或事物。
浮华(fú huá)的意思:形容外表繁华、华丽,内里虚浮、空洞。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建溪(jiàn xī)的意思:建筑水利工程。也指修建堤坝、河道等水利设施。
木瓜(mù guā)的意思:指人的脑袋或头颅。
奇绝(qí jué)的意思:非常奇特而绝妙,超乎寻常的绝世之物或事物。
秋径(qiū jìng)的意思:秋径指的是秋天小径上的落叶,比喻人迹罕至、寂寞无人的景象。
实德(shí dé)的意思:指实际的道德品质或实际的道德行为。
虚语(xū yǔ)的意思:
(1).假话;空话。《列子·周穆王》:“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汉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仁不可恃,善不可依’,谓徒虚语,乃今知之。” 明 刘基 《发普济过明觉寺至深居记》:“人言天下名山水,多为浮屠所占,岂虚语哉?”
(2).不用典故的语句。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近 任昉 、 王元长 等,辞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异物(yì wù)的意思:指与周围环境不同的事物或物体。
珍果(zhēn guǒ)的意思:指珍贵的果实或极为珍贵的东西。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曰川馈无花果答丝瓜之赠叠前韵》。诗中以无花果为题,表达了对友人赠送丝瓜的感激之情,并通过无花果这一意象,抒发了对友情、品德与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翠笼珍果望还赊”,描绘了一幅翠绿的果篮中装满了珍贵果实的画面,既展现了无花果的珍贵,也暗示了友人赠送的深情厚谊。接着,“报我真应愧木瓜”一句,运用了“木瓜报”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慷慨赠礼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自谦地表示自己难以回报如此厚礼,如同木瓜之于桃李,难以相匹。
“采掇恐沾秋径湿,传看不觉夜灯斜”两句,细腻地描绘了品尝无花果时的情景。采摘时担心果实沾湿了秋天的小径,品尝时又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夜灯斜照,才意识到时间的宝贵。这两句不仅体现了对无花果美味的享受,更蕴含了珍惜时光、感恩生活的哲思。
“饱知实德非虚语,脱尽浮华是大家”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无花果的“实德”(实际的品德和价值)与“浮华”(表面的华丽和虚伪)的对比,表达了对真正价值的追求和对高尚品格的赞美。这不仅是对无花果本身的赞美,也是对友情、品德以及生活中真正美好事物的颂扬。
最后,“异物清诗两奇绝,渴心何必建溪茶”一句,将无花果与建溪茶进行对比,强调了无花果的独特魅力和清新的诗篇同样能够满足内心的渴望。这里不仅体现了对无花果美味的欣赏,也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推崇,认为它们都能在不同的层面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无花果这一意象的巧妙运用,不仅表达了对友人赠送丝瓜的感激之情,更深入探讨了友情、品德、生活哲理以及艺术之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送潘文叔恭叔二首
夏潦方为问,秋风又枉书。
寒温叙安否,学问叩何如。
斑鬓惊催老,青衿悔负初。
朝闻夕可死,何敢废居诸。
寄题宋舜卿家小阁兼属李亦韩梁进父二首
湖北终连北,辰州是古州。
故家唯宋民,旧物有书不。
几踏缘江路,频登小阁幽。
虽微少陵句,不减浣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