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如开半璧,光渐远西峰。
《上弦月》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对上弦月的独特感悟与细腻情感。通过“暮见中天月”,诗人将月亮相对于夜晚的出现,置于一个特定的时间背景之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接着,“幽人思几重”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思绪纷繁复杂,如同月光下的幽深思绪,难以言表。
“池如开半璧,光渐远西峰”则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池塘比作开启的一半玉璧,月光在池面上缓缓扩散,直至远处的西峰,形象地展现了月光的广阔与深远。这一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候满疑珠蚌,衔幽笑烛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月光与自然界的联系,同时融入了诗人独特的想象。月光在水面上仿佛是珍珠与蚌壳的结合,而“衔幽笑烛龙”则以烛龙(古代神话中的龙)的形象,表达了月光下自然界的神秘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
最后,“乘时知进德,鉴影惜颓容”两句,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自我成长的思考。通过“乘时”和“鉴影”,诗人既表达了把握当下、不断进步的决心,又流露出对岁月易逝、容颜老去的惋惜之情。整首诗在描绘月夜美景的同时,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