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忧(bǎi yōu)的意思:形容烦恼、忧愁非常多。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草间(cǎo jiān)的意思:指在草地上行走,形容人行走时轻快自如。
伏热(fú rè)的意思:指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因为高温而感到闷热难受。
公庭(gōng tíng)的意思:指公正的法庭,也可用于比喻公正的审判和公正的法律程序。
汉法(hàn fǎ)的意思:指中国的法律制度、法律规范。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无柰(wú nài)的意思:没有选择,别无选择
忧生(yōu shēng)的意思:忧生是一个意味着忧愁和痛苦的成语,形容人们的心情沉重、忧虑重重。
正当(zhèng dāng)的意思:合乎道义、符合法律、符合规定的。
-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所作的《遣闷呈石末公》,以春天和秋天庭院中景象的变化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心境的感慨。首句“公庭春树秋重绿”描绘了公堂前的树木在春去秋来间呈现出浓重的绿色,象征着时光流转,而“鸤鸠日日鸣”则寓言性地暗示了日常生活的单调与无常。
接下来,“不雨正当三伏热”描绘出酷暑时节,久旱无雨的无奈,暗喻社会动荡不安。“看云无奈百忧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面对纷扰世事,内心充满忧虑,即使欣赏天上的云彩也无法排解愁绪。
“草间群盗俱縻爵”揭示了社会底层盗贼横行,官府却无法有效治理的现实,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混乱。“天下何人尚力耕”则质问还有谁会专心农耕,暗指民生凋敝,人心离散。
最后两句“汉法几时还再复,白头犹得咏升平”,诗人以汉代法律的美好理想为寄托,期盼公正法制的回归,同时感叹自己年华已逝,只能在诗歌中表达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清明政治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