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不可无水,有水必有竹。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为 僧 赋 竹 泉 诗 宋 /卫 宗 武 竹 不 可 无 水 ,有 水 必 有 竹 。彼 美 槃 涧 阿 ,碧 鲜 映 澄 绿 。漱 石 戛 鸣 球 ,拂 云 森 立 玉 。苟 得 一 以 清 ,而 况 二 吾 足 。上 人 要 心 契 ,毋 但 悦 其 目 。物 我 趣 不 侔 ,亦 恐 难 医 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鲜(bì xiān)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明亮。
不侔(bù móu)的意思:不相上下,不分高低。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澄绿(chéng lǜ)的意思:形容水清澈透明,绿得发亮。
得一(dé yī)的意思:得到一件宝贵的东西或成功的机会。
而况(ér kuàng)的意思:表示除了前面所说的情况之外,还有更加严重或重要的情况。
拂云(fú yún)的意思:拂云是指轻轻触摸云彩,比喻能力高超或者成就非凡。
苟得(gǒu de)的意思:苟且得到。
涧阿(jiàn ā)的意思:形容山谷中水流潺潺的声音。
鸣球(míng qiú)的意思:形容欢呼庆祝或宣布胜利。
森立(sēn lì)的意思:指树木丛生,密集而竖立。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漱石(shù shí)的意思:漱石指的是用清水漱口,比喻清除嘴里的不干净的东西,也比喻摆脱不良习气或清除罪恶。
物我(wù wǒ)的意思:物我,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心契(xīn qì)的意思:指两人心意相通,互相理解和信任。
- 注释
- 竹:竹子。
水:水。
彼美:那美丽。
槃涧阿:山涧边。
漱石:在石头上敲击。
戛鸣球:清脆的声音。
一以清:一份清静。
吾足:对我来说足够。
上人:高僧。
心契:内心的契合。
悦其目:满足于视觉。
物我趣:物我乐趣。
- 翻译
- 竹子离不开水,只要有水就必然有竹。
那美丽的竹林环绕在山涧旁,翠绿的颜色映照在清澈的水面。
竹子在石头上敲击出清脆的声音,如同玉球在云间摇曳。
如果能有一份清静,更何况是竹林环绕,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高僧追求的是内心的契合,而非仅仅满足于视觉的愉悦。
物我之间的乐趣不同,恐怕难以治愈世俗的浮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竹林与清泉交融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心灵境界的追求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诗人以“竹不可无水, 有水必有竹”开篇,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直观描述,也隐含着事物相依相伴的哲理。
"彼美槃涧阿,碧鲜映澄绿"一句中,“槃涧阿”形容溪流潺潺之声,"碧鲜映澄绿"则是对竹林在清泉映衬下的色彩与质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细腻入微的观察。
接下来的“漱石戛鸣球,拂云森立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景象,"漱石"指的是清泉洗过的石头,"戛鸣球"则是竹子在风中发出的声音;"拂云森立玉"则是对竹林在云雾之中挺拔如玉的描写。
诗人通过“苟得一以清,而况二吾足”表达了只要能得到一种宁静纯净的心境,哪怕只有一个这样的所在,对自己来说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上人要心契,毋但悦其目"则是诗人的自我提醒,追求的是内心的沟通和理解,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愉悦。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禅学或者内在修养的追求。
最后,“物我趣不侔,亦恐难医俗”则是在说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交流无法完全达成一致,也许是因为世间的纷扰难以根除。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竹林和清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宁静、精神寄托以及对内在修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纷争的超然和淡泊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