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将 命 使 北 始 渡 瓜 步 江 诗 南 北 朝 /庾 信 校 尉 始 辞 国 。楼 船 欲 渡 河 。輴 轩 临 碛 岸 。旌 节 映 江 沱 。观 涛 想 帷 盖 。争 长 忆 干 戈 。虽 同 燕 市 泣 。犹 听 赵 津 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忆(cháng yì)的意思:长时间的回忆、深刻的记忆。
渡河(dù hé)的意思:渡河是指过河,也可引申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或突破障碍。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江沱(jiāng tuó)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
旌节(jīng jié)的意思:旌节是指旗帜和军旗,也用来比喻英勇的军队或杰出的人物。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帷盖(wéi gài)的意思:帷盖是指用帷幕或帷幕般的东西覆盖,比喻掩盖事实真相。
校尉(xiào wèi)的意思:校尉,古代中国官制中的一种军事职位,指的是军队中的中级军官。
燕市(yān shì)的意思:燕市是一个指燕京的市集,比喻繁华热闹的场所或繁忙的市场。
争长(zhēng zhǎng)的意思:竞争长远的利益或地位。
赵津歌(zhào jīn gē)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悦耳动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校尉在辞别祖国,准备跨越河流时的场景和心境。"楼船欲渡河"表明了行将远去的意志,同时也映射出一种离愁。"輴轩临碛岸,旌节映江沱"则是对即将离开之地的描绘,其中"輴轩"指的是战车的横木,而"旌节"则是军旗,这两者在这里共同营造了一种战争与边塞的氛围。
"观涛想帷盖,争长忆干戈"中,“观涛”意味着眺望波涛,联想到古人用帷盖来比喻战阵,而“争长”则是指争斗不息,这两者共同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回忆和思念。"干戈"在这里代表战斗和武力,是对过往战事的怀念。
最后两句"虽同燕市泣,犹听赵津歌"中,“燕市”指的是边塞之地,而“赵津”则是特定地区的渡口。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悲伤与泪水中,也依然能够听到来自赵国渡口的歌声。这里的“歌”可能包含着对故土、对战争生活的一种怀念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以及对过往战事的缅怀。这不仅是对即将离别之地的描绘,更是一种对个人经历与情感的深刻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王编修邀游西山海子
晴川低回山苍苍,涵烟夹溪千里长。
山腰涧曲细泉响,下激石窦为微潢。
枯梢挽风秋色里,修林落叶随长江。
林疏石露见茅屋,时有小径通微茫。
招提横截翠微上,栏干九曲云飞扬。
自从束书离故乡,脚头青鞋走山梁。
山川悠长日月速,跻攀分寸何能强。
太原高人知我意,请列纨素书沧浪。
丹青不关名利眼,虎头痴绝非王郎。
百年有怀良可哂,还拂长松思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