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其五》
《秋怀·其五》全文
宋 / 汪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分为人类鲁皋,几将心事吴舠

手抟日月宸笔,拣尽金鸡兔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宸笔(chén bǐ)的意思:指皇帝的御笔,也用来形容君主的文才和才华出众。

分为(fēn wéi)的意思: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个部分或分类。

几将(jǐ jiāng)的意思:指少数几个将领,也可用来形容某一领域中的精英人物。

金鸡(jīn jī)的意思:指鸡的金色,也比喻贵重的鸡。

人类(rén lèi)的意思:指人类,泛指人类的整体。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兔毫(tù háo)的意思:形容写字或画画的技艺极其精细细致。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吴舠(wú dāo)的意思:指吴国的船只,比喻出色的人或事物。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玉兔(yù tù)的意思:指月亮。

自分(zì fēn)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玉兔毫(yù tù háo)的意思:形容写字或画画的笔法极为细致精巧。

翻译
我如同鲁皋般自立为人类的一员,心中思绪如泛舟于吴地的船只。
我用手握取日月,只为供奉在皇家的笔下,精心挑选最珍贵的金鸡玉兔毛作为书写工具。
注释
鲁皋: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或地位。
吴舠:泛指吴地的船只,象征心中的思绪或情感。
宸笔:皇上的御笔,此处可能指诗人的创作。
金鸡玉兔毫:金鸡和玉兔都是毛笔的代称,象征珍贵的书写材料。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汪莘的《秋怀》之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自分为人类鲁皋”开始,诗人以自我设身处地感受着秋天的气息,将自己的心事比喻为泛舟吴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情怀。

“手抟日月供宸笔”,这里的“手抟”意味着掌握和控制,而“日月”则象征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光明。诗人用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投入和热爱,以及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照亮时代、影响世人的宏伟志向。

接着,“拣尽金鸡玉兔毫”,“拣”字在这里意味着挑选和细致,而“金鸡玉兔”则是古代书写时使用的高档笔具,象征着诗人对文字艺术极高的追求和品味。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己的文学追求,即用精美的文字来表达深邃的情感和思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在秋天这种特定时节下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汪莘
朝代:宋   字:叔耕   号:柳塘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1155~1227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猜你喜欢

自蜀州暂还成都奉简诸公

不染元规一点尘,行歌偶到锦江滨。

淋漓诗酒无虚日,判断莺花又过春。

客路柳阴初堕絮,还家梅子欲生仁。

更须作意勤相过,要信年光属散人。

(0)

早春

数声屋角听鸣禽,红糁青梢忽满林。

雨过东皋一犁润,冰消南涧半篙深。

逢僧竹院闲评药,携鹤山村醉拥琴。

青史功名黄閤贵,有时应不到如今。

(0)

出朝天门缭长堤至刘侍郎庙由小西门归

晓从北郭过西城,十里沙堤似席平。

澹日向人供帽影,微风傍马助鞭声。

欢情寂寂随年减,俗事纷纷逐日生。

到处每求佳水竹,晚途牢落念归耕。

(0)

出谒晚归

万卷纵横眼欲盲,偶随尺一起柴荆。

渊鱼脱水知难悔,野鹤乘车只自惊。

苑路落梅轻有态,御沟流水细无声。

红尘朝暮何时了,促驾归来洗破觥。

(0)

书喜

攲斜古屋枕江干,恩赐残骸许挂冠。

杵臼有声聊足食,羊牛识路自归阑。

不求客恕陶潜醉,肯受人怜范叔寒。

儿辈渐还家暖热,预知灯火话团栾。

(0)

书悔

衣食须耕稼,无端浪出游。

客途南北雁,世事雨晴鸠。

蓬转何时已,灰寒善自谋。

江湖千万里,何处欠渔舟。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