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村落(cūn luò)的意思:指农村的聚居地,也用来形容偏僻、落后的地方。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寄远(jì yuǎn)的意思:表示寄托思念之情,将心意寄托给远方的人。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见来(jiàn lái)的意思:指事物表面上的情况或现象,可以看出内在的本质或趋势。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千门(qiān mén)的意思:指非常多的门派或流派。
俗学(sú xué)的意思:俗学指的是世俗的学问,是指对于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事物的认知和探究。
随俗(suí sú)的意思:按照社会风俗习惯行事,顺应众人的做法。
绨袍(tí páo)的意思:指贫穷,衣着破旧。
同尘(tóng chén)的意思:与尘土同在,指人和物处于同一尘埃中,意味着相同的境遇或同样的命运。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驿使(yì shǐ)的意思:指古代传递公文、传令的官员或使者。
远神(yuǎn shén)的意思:远离神灵的保护或庇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刻感悟与独特情感。首句“驿使安能寄远神”,以“驿使”比喻传递信息的人或事物,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事物难以传达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梅花的高洁与不易被理解的特性。接着,“偶从村落见来真”,则点明了诗人是在偶然间,在平凡的村落中发现了梅花的真实美,这种发现可能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
“绨袍未必寒于我,白首徒伤老向人”,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绨袍”的温暖与诗人的孤独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年岁渐长,面对世事沧桑的无奈与感伤。这里的“绨袍”象征着温暖与关怀,而“白首”则代表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孤独。
“自抱孤情成独立,岂堪随俗学同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世俗的疏离。诗人选择了一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生活态度,不愿意随波逐流,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与纯净的心灵。
最后,“万家箫鼓千门月,谁问空山寂寂春”,这两句描绘了热闹与寂静的对比。在万家灯火、箫鼓齐鸣的夜晚,诗人却只能在空山中感受春天的寂静。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繁华与寂寞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对生活本质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以及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王吉父知县
不把升沉挂舌端,排空剑气逼人寒。
竟锄卉服功良易,及试花封事转难。
病骨欲从閒里过,长身仍作梦中看。
醒庵文献知多少,一子雍容尚耐官。
送谢开之
翩翩旌旆蔽长川,满目秋光重黯然。
老泪何曾向人落,离愁聊复为君先。
赤城旧欲谋三窟,白首还容受一廛。
岁晚田家足还往,只鸡斗酒得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