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初 到 昭 应 呈 同 僚 唐 /王 建 白 发 初 为 吏 ,有 惭 年 少 郎 。自 知 身 上 拙 ,不 称 世 间 忙 。秋 雨 悬 墙 绿 ,暮 山 宫 树 黄 。同 官 若 容 许 ,长 借 老 僧 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不称(bù chēng)的意思:不适当,不得体,不合规矩。
宫树(gōng shù)的意思:指宫殿中的树木,比喻权势显赫的人物。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容许(róng xǔ)的意思:允许、许可
僧房(sēng fáng)的意思:僧人的住所或修行之处。比喻安静、幽雅的地方。
山宫(shān gōng)的意思:山中的宫殿,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身上(shēn shàng)的意思:指某人或物体的表面或外部。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同官(tóng guān)的意思:指与同为官员的人关系密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注释
- 白发:指年老,这里指自己已不年轻。
吏:古代对官员的统称。
年少郎:指年轻的同僚或同事。
身上拙:自身不擅长世俗事务。
不称:不适合。
世间忙:尘世中的忙碌与纷扰。
秋雨:秋季的雨水。
悬墙绿:雨水使墙上的青苔更显绿意。
暮山:傍晚时分的山景。
宫树黄:宫廷中树木的叶子在秋天变黄。
同官:同僚,一起共事的官员。
容许:允许,同意。
长借:长期借用。
老僧房:老和尚的住所,这里指寺院中的清静房间。
- 翻译
- 初任官职白发已生,愧对那些年轻的同僚。
自知不善处世,难以适应尘世的繁忙。
秋雨润湿墙头生绿苔,黄昏时山间宫树叶片泛黄。
若同事们能够允许,我愿常借老僧的禅房以求清静。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初任官职时的谦逊与自知之情。诗中“白发初为吏,有惭年少郎”两句,通过对比自己的白发与年轻同僚之间的差距,表现出诗人对于自己能力不足的自谦和对年轻人的敬意。
“自知身上拙,不称世间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身的评价,他认为自己并不适合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也不够格参与世间的繁忙事务。这种谦逊的态度在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既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认知,也是一种修养和风度的展现。
“秋雨悬墙绿,暮山宫树黄”两句则转向自然景物,用以描绘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秋日场景。秋雨使得墙壁湿润而呈现出一片苔痕,暮色中山上的宫殿和树木都染上了金黄色的光辉。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最后,“同官若容许,长借老僧房”表达了诗人对于一种平静生活状态的向往。他希望如果同僚们能够理解和允许,他愿意长久地借住在一位老僧的房间里,这里可能代表了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空间。
总体而言,王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于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平和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凤冈
眷兹邓尉山,尽日穷吟行。
晚登凤冈顶,四顾何苍苍。
群山如列城,峰岭互低昂。
杳杳西日下,澄湖浮练光。
野鸟相和鸣,凉风吹我裳。
梵宇杂民居,楼阁郁相望。
闻有赏心人,畴昔此徜徉。
况当梅花时,玉雪被连冈。
题诗动幽兴,写画在游踪。
去后订重来,中为事所更。
乃知百年内,为乐安能常。
兴怀发孤咏,浮云共悠扬。
题刘大参所藏兰图
秋兰何青青,罗生湘水旁。
芳馨随风发,菲菲久弥章。
嗟哉好修士,采襭纫为纕。
人多贵萧艾,谓斯为不芳。
草木犹未得,珵美奚能当。
若人写毫素,鉴之宜不忘。
灵修苟见察,萎绝亦何伤。
毋为玩形似,无实徒空长。
浩歌离骚经,余襟涕浪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