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井深无水,疏泉远隔溪。
堰潴余雨积,碾石压苗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事活动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
首联“掘井深无水,疏泉远隔溪”,以对比手法开篇,点明了水源的匮乏与寻找水源的艰难。深挖的井中无水,而远处的泉水又难以获取,形象地反映了农耕生活的不易。
颔联“堰潴余雨积,碾石压苗低”则转向对农田管理的描述。通过设置水坝(堰)收集雨水,以及使用碾石压平土地以保护作物,体现了农民在有限资源下采取的智慧与努力,力求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条件。
颈联“酒熟倾桑落,桥成盼柳堤”转而描绘了乡村生活中的另一面——节日或丰收时的欢庆场景。成熟的美酒与桑落之景相映成趣,而新桥的建成则象征着社区的团结与进步,人们期待着柳堤的美景,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繁荣。
尾联“斜阳花一路,香草衬归蹄”以夕阳下的景色收尾,将一天的劳作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花路与香草不仅美化了归途,也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满足。整个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展现了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农事活动的艰辛与智慧,也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无成归故国,上马亦高歌。
况是飞鸣后,殊为喜庆多。
暑销嵩岳雨,凉吹洞庭波。
莫便闲吟去,须期接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