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奈(bù nài)的意思:无法忍受或无法承受的困境或痛苦。
持戒(chí jiè)的意思:持守戒律,遵守规范,守身自律。
骨咄(gǔ duō)的意思:形容骨头很硬,不易咬动。
戒律(jiè lǜ)的意思:戒律指戒备、约束、警惕的法则和规定。在生活中,戒律常常用来指代一种自我约束或规范行为的原则。
罗睺(luó hó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智慧、才能或技艺非常高超。
禽兽(qín shòu)的意思:指行为举止像禽兽一样的人,形容其品行恶劣,行为下流。
日头(rì tou)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时候,也用来比喻事情开始的时候。
入理(rù lǐ)的意思:符合逻辑,合乎道理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时师(shí shī)的意思:时师是指根据时势变化而变化的老师,也可以指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应变的智慧人士。
师子(shī zǐ)的意思:指学生能够超越老师,达到或超过老师的水平。
头骨(tóu gǔ)的意思:指人的头部骨骼,也比喻人的生命。
万户(wàn hù)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的家庭。
无踪(wú zōng)的意思:没有踪迹,无处可寻
师子吼(shī zǐ hǒu)的意思:形容人声音洪亮有力,像狮子一样威严。
- 翻译
- 城中住着数万户人家,却无法抵挡我始终如一。
狮子般的声音时常响起,使得禽兽都惊慌失措。
教导他们像罗睺罗一样修行,却无人能遵循戒律。
只知道深入道理静坐,太阳落下时,疲惫显现。
- 注释
- 城内:指城市内部。
数万户:形容人口众多。
不奈:不能抵挡。
恒一:始终如一,坚定不移。
师子吼:比喻威严的声音,此处可能指佛法宣讲。
禽兽俱皆卒:形容动物因恐惧而惊慌失措。
罗睺罗:佛教故事中的弟子,此处可能象征修行者。
无踪:没有踪迹,形容难以捉摸。
持戒律:遵守戒律。
入理坐:深入理解佛法而静坐冥想。
日头骨咄出:形容时间流逝,太阳落山,疲惫显现。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诗偈》(其一五五),出自唐代诗人庞蕴之手。从内容来看,诗中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禅宗生活状态。
"城内数万户,不奈我恒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繁华的漠视态度,即便是在人口众多的都市之中,诗人的心灵依旧保持独立自主,不为外界所动摇。
"时时师子吼,禽兽俱皆卒。" 这两句则是通过对比来强调修行者的坚定与周围环境的生死轮回,"时时师子吼"暗示着修炼者如同师傅般地不断警醒自己,而"禽兽俱皆卒"则显示了世间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教作罗睺罗,无踪持戒律。"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传统佛教仪规的不屑遵循,转而追求更为直接、更接近本真的修炼方法,即使在没有形迹可循的情况下,也要坚守内心的清净。
"但知入理坐,日头骨咄出。"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禅定之境界的描述,"但知入理坐"意味着只需进入那个超越语言和概念的真理状态,而"日头骨咄出"则象征着通过禅定达到的内在光明,如同白天的阳光一般,从内心深处发出了光芒。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禅意和对传统佛教仪式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于直接体验真理的渴望,以及对世俗生活与修行境界之间差异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