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迷三诏洞,月出八公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公(bā gō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受到贬低、轻视、不受重视。
草草(cǎo cǎo)的意思:草率、匆忙、不认真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飞楫(fēi jí)的意思:指飞快地划船,形容速度非常快。
公台(gōng tái)的意思:指人们公开谈论、批评一个人或一件事情的言论或行动。
过天(guò tiān)的意思:指度过一整天,表示时间的过去。
惊涛(jīng tā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浪潮或势不可挡的力量。
可哀(kě āi)的意思:可怜、可悲
狂歌(kuáng gē)的意思:形容心情激动,情感澎湃,欢乐不已。
齐梁(qí liáng)的意思:指多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一件事情。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天堑(tiān qiàn)的意思:比喻难以跨越的障碍或差距。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雪山(xuě shān)的意思:指高山上积雪覆盖的景象,也用来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玉杯(yù bēi)的意思:指珍贵的杯子,比喻珍贵而美好的事物。
- 鉴赏
这首诗《舟至焦山》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舟行至焦山时所见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感慨。
首联“惊涛起东海,千里雪山来”,开篇即以壮阔的海景引入,惊涛骇浪在东海翻滚,仿佛千里之外的雪山也化为波涛滚滚而来,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
颔联“飞楫过天堑,狂歌把玉杯”,转而描写舟行之景,船桨如飞,越过难以逾越的天堑,诗人则豪情满怀,举杯狂歌,表达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颈联“云迷三诏洞,月出八公台”,进一步描绘了焦山的神秘与美丽。云雾缭绕的三诏洞,月光从八公台升起,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共存。
尾联“草草齐梁代,兴亡总可哀”,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历史的兴衰更替,感叹时光荏苒,世事无常,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冬至即事
南极日差永,幽人喜不胜。
阳生渐堙郁,阴老尚凭陵。
风解吴山雪,江流蜀地冰。
冲寒彊乘兴,屣履过邻僧。
石头城
石头非人力,翠壁百仞高。
上盘巉岩云,下激涌涌涛。
攀跻猿猱苦,游涌鱼鳖劳。
乃知百万师,未易损一毛。
混茫有开凿,形势岂一朝。
太古至德世,斯民各逍遥。
艰难非所婴,秦汉仍寂寥。
发挥自孙氏,力控刘与曹。
基业何崔巍,谋谟亦雄豪。
龙蟠与虎踞,势足万古牢。
德义苟不修,忽焉亡其操。
缤纷不一姓,气象何萧条。
往者游猎区,尽为黍稷苗。
前事不可忘,后来鉴孔昭。
客行倦烦促,胜槩惬所遭。
眇然抱幽想,慷慨成郁陶。
古人若腾波,逝者日已滔。
壮观谁与论,悠悠背行舠。
题周敦颐濂溪书堂
吾闻上下泉,终与江海会。
高哉庐阜间,出处濂溪派。
清深远城市,洁净去尘埃。
毫发难遁形,鬼神缩妖怪。
对临开轩窗,胜绝甚图绘。
固无风波虞,但觉耳目快。
琴樽日左右,一堂不为泰。
经史日枕藉,一室不为隘。
有莼足以羹,有鱼足以鲙。
饮啜其乐真,静正于俗迈。
主人心渊然,澄彻一内外。
本源孕清德,游咏吐嘉话。
何当结良朋,讲习取诸兑。
若神栖心堂
予心充塞天壤间,岂以一物相拘关。
放然一物无不有,遂得此身相与閒。
上人搆堂号栖心,不欲尘累相追攀。
冷灰槁木极溃败,虽有善迹辄自删。
予尝浩然无所挠,与子异指亦往还。
卷舒动静固有道,期于达者诚非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