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许邻翁借,书怜稚子翻。
因思两梅树,花发满东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的《秋怀七首(其七)》,描绘了战乱后乡村的宁静景象和个人的内心感受。首句“石壁湖边路”,以石壁和湖边路为背景,展现出环境的偏远与静谧;“蒲田江口村”进一步点明地点,暗示着渔猎生活的气息。
“乱馀通草市,愁破忆柴门”两句,反映了战乱后的社会动荡,草市虽在,但已失去往日的繁华,诗人回忆起战前的朴素生活,流露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
“屐许邻翁借,书怜稚子翻”写诗人借邻居的木屐,看到孩子翻阅书籍的场景,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和对知识的渴望,也透露出诗人对下一代的关爱。
最后,“因思两梅树,花发满东园”以梅花盛开的景象收尾,寓意坚韧不屈的精神,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寄托了诗人对故乡和自然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战乱后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国的忧虑。
松风掩昼隐深清。
流水自泠泠。
一从柯烂归来后,爱弦声、不爱枰声。
颇笑山中散木,翻怜爨下劳薪。
透云远响正丁丁。
孤凤划然鸣。
疑行岭上千秋雪,语高寒、相应何人。
回首更无寻处,一江风雨潮生。
流水人家,乍过了斜阳,一片苍树。
怕听秋声,却是旧愁来处。
因甚尚客殊乡,自笑我、被谁留住。
问种桃、莫是前度。
不拟桃花轻误。
少年未识相思苦。
最难禁、此时情绪。
行云暗与风流散,方信别泪如雨。
何况夜鹤帐空,怎奈向、如今归去。
更可怜,闲里白了头,还知否。
看方壶拥翠,太极垂光,积雪初晴。
阊阖开黄道,正绿章封事,飞上层青。
古台半压琪树,引袖拂寒星。
见玉冷闲坡,金明邃宇,人往深清。
幽寻。
自来去,对华表千年,天籁无声。
别有长生路,看花开花落,何处无春。
露台深锁丹气,隔水唤青禽。
尚记得归时,鹤衣散影都是云。
江涛如许。
更一夜听风听雨。
短篷容与。
盘礴那堪数。
弭节澄江树。
不为莼鲈归去。
怕教冷落芦花,谁招得旧鸥鹭。
寒汀古溆。
尽日无人唤渡。
此中清楚。
寄情在谭麈。
难觅真闲处。
肯被水云留住。
泠然棹入川流,去天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