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后艋舺溪归舟汎眺》
《雨后艋舺溪归舟汎眺》全文
清 / 林占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蓬中朗爽似虚亭,高眄平望杳冥

远水并分双涧白,遥山特插一峰青。

堤前林树秋籁雨后溪流带晚腥。

我亦志和怀浩落烟波尽日汎孤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眄(gāo miǎn)的意思:形容人的眼神高傲、目中无人。

浩落(hào luò)的意思:形容广阔宽大、辽阔无边的样子。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朗爽(lǎng shuǎng)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神情自然、态度坦率、言谈举止爽朗的样子。

林树(lín shù)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

平望(píng wàng)的意思:指平静地注视或观望,不动声色。

秋籁(qiū lài)的意思:秋天的声音或音乐。

溪流(x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流动不息。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杳冥(yǎo míng)的意思:形容遥远、昏暗、不可知的状态。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艋舺溪边归舟泛眺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首联“蓬中朗爽似虚亭,高眄平望极杳冥”,开篇即以蓬草的清爽与亭台相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高眄平望极杳冥”则进一步渲染出视野开阔、天高地迥的辽阔感。

颔联“远水并分双涧白,遥山特插一峰青”,通过“远水”与“双涧”的对比,“遥山”与“一峰”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山水的动态与静态之美,白色的水流与青色的山峰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颈联“堤前林树号秋籁,雨后溪流带晚腥”,转而描写雨后的溪流与林木,通过“秋籁”这一意象,赋予了自然声音以生命,同时“雨后溪流带晚腥”则巧妙地描绘了雨水与泥土混合后特有的气息,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尾联“我亦志和怀浩落,烟波尽日汎孤舲”,诗人自述心志,表达了自己如同泛舟于烟波浩渺之中的孤独与自由,与前文的自然景观相呼应,使得整首诗在描绘外在景物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溪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占梅
朝代:清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你喜欢

赠司徒兼侍中宋宣献挽词四首·其三

舛运明生疾,忠怀语绝偷。

空荣人曳履,终隔相封侯。

太史藏书法,门生助绋讴。

惟馀文献谥,不复叹平头。

(0)

花落亭亭素脸开,忍寒刚欲背春来。

已迷江令琼花树,更傍周王璧水台。

楚馆娇云愁梦断,洛廛香雪待风回。

一枝寄远真何益,费尽南朝陆凯才。

(0)

送集贤盛谏议出牧维扬

江海多年滞轼熊,书林谏霤得儒宗。

宽条一劄仙泥熟,慈宴千觞湛露浓。

迎舸蔽川交画鹢,队笳横浦细吟龙。

轻扬俗改方图旧,两马行催诏传封。

(0)

送晏延平宰邑分宁兼过乡墅

铜纽腰新绶,乌衣省故庐。

乡无夜行谚,楹有世藏书。

楚潦兰浮楫,潘园板御舆。

蚩蚩吴俗美,庖刃一投虚。

(0)

时贤多以不才诮我因自咏

我本无心士,终非济世才。

虚舟人莫怒,疑虎石曾开。

蚊负愁山重,葵倾喜日来。

欲将嘲强解,真意转悠哉。

(0)

道出襄城遇大风于野

此路前闻七圣迷,风霾终日暗天涯。

心如摇旆头如葆,却羡枯桑了不知。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