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廖凤舒《新粤讴》四首·其一》
《题廖凤舒《新粤讴》四首·其一》全文
清 / 曾习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涉想岂更此而忆,闻歌辄唤奈何声。

时间自有真天籁约略风诗见性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诗(fēng shī)的意思:形容诗歌的风格或表达方式优美动人。

见性(jiàn xìng)的意思:指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或真实面目,也可以理解为看清事物本质。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涉想(shè xiǎng)的意思:涉及到想象、思考等方面。

时间(shí jiā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即逝。

天籁(tiān lài)的意思:指非常美妙动听的声音或音乐。

性情(xìng qíng)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和情感倾向。

约略(yuē lüè)的意思:粗略地估计或描述,不求精确。

真天(zhēn tiān)的意思:真实的天空,指事物的本质、真相或真实的情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名为《题廖凤舒<新粤讴>四首(其一)》,通过“涉想”与“闻歌”的情境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作品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首句“涉想岂更此而忆”,诗人以“涉想”开篇,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深入内心思考的状态。这里的“此”可能指的是具体的场景或情感,诗人通过想象,不仅回忆起过去的情景,更在心灵深处产生了共鸣。这句诗暗示了艺术作品能够激发人们深层次的情感回响,超越了表面的回忆,触及到了内心的深处。

次句“闻歌辄唤奈何声”,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当听到歌曲时,诗人仿佛被某种特定的声音所触动,唤起了心中的感慨和疑问。这里的“奈何声”可能是指歌曲中蕴含的复杂情感或是对某种情境的叹息,它引发了诗人深刻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通过“辄唤”这一动词,强调了这种情感反应的自然性和强烈性,即听到特定声音时,诗人本能地感受到了与之相关的情感波动。

后两句“时间自有真天籁,约略风诗见性情”,则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了艺术与时间、自然的关系。诗人认为,无论是自然界的风声、鸟鸣,还是人类创造的诗歌、音乐,都蕴含着一种真实而纯粹的美,这是时间赋予它们的独特价值。在这里,“真天籁”指的是自然界中那些未经人工雕琢、最原始、最纯粹的声音,它们反映了宇宙间最本质的和谐与美。同时,诗人也提到了“风诗”,即随风传来的诗歌,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诗意描述,也是对人类情感与自然界的深刻连接的一种体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与自然、时间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以及艺术作品如何能够反映和揭示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涉想”、“闻歌”等情境的描绘,以及对艺术、时间、自然之间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作品及其背后深层意义的独到见解。诗中充满了对艺术与人性、自然与时间之间微妙而深刻联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曾习经
朝代:清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猜你喜欢

玉蝴蝶花

芳意深深掩绿苔,粉团香翅自裴回。

多应又怨春归早,化作飞花满树开。

(0)

阮郎归·其一为张平甫寿,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

红云低压碧玻璃。惺忪花上啼。静看楼角拂长枝。

朝寒吹翠眉。休涉笔,且裁诗。年年风絮时。

绣衣夜半草符移。月中双桨归。

(0)

英气歌

男儿挺生天地间,英雄激烈如邱山。

养育成就在磨砺,间关百折胡厚颜。

巾帼之遗不足耻,绿林之辈不足死。

会须一忍在万全,方是英雄好男子。

君不见应侯昔为魏相客,青蝇白璧遭谗贼。

拉胁折齿佯死馀,使车猥载来秦国。

立谈勇略万乘倾,相权赫赫诸侯惊。

仇人亡命终授首,故人聊惜绨袍情。

又不见王孙昔日未遇时,淮阴年少争相欺。

俛首俯伏出胯下,一市嗤笑无能为。

谁知事汉擒楚猴,油幢虎帐临淮流。

百辱仍将中尉报,一饭岂惜千金酬。

丈夫落落心千古,悻悻小辈何足数。

乃知能屈始能伸,古来如此非独我。

(0)

赤松图

山东隆准公,未语心已解。

按剑堂下人,成事汝应退。

非无带砺约,政尔有恩害。

平生三寸舌,松间漱寒濑。

(0)

野步

江山客思满,云水稻田空。

日坞悬秋实,霜林坠晚红。

(0)

赏花钓鱼侍宴应制

上苑烟花迥不同,汉皇何必幸回中。

花枝冷溅昭阳雨,钓线斜牵太液风。

绮萼惹衣朱槛近,锦鳞随手玉波空。

小臣侍宴惊凡目,知是蓬莱第几宫。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