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饮兰亭章石室时与黄李二子同坐》
《春日饮兰亭章石室时与黄李二子同坐》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共到兰亭饮,仍因石室留。

如何城市里,亦有洞岩幽

泛鼎疑烟宿,当窗似涧秋。

俄闻莺响发,无乃谷中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仍因(réng yīn)的意思:仍然是因为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市里(shì lǐ)的意思:指社会底层的百姓或市井小民。也指市井生活、市井风情。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岩幽(yán yōu)的意思:形容山岩幽静幽深,景色幽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春日饮兰亭章石室时与黄李二子同坐》描绘了一幅春日聚会的闲适画面。首句“共到兰亭饮”点出地点,兰亭历来是文人墨客聚会饮酒之地,这里暗含对古人雅集的追慕。接着,“仍因石室留”强调了对自然环境的欣赏,石室隐秘而静谧,增添了聚会的意趣。

“如何城市里,亦有洞岩幽”表达了对都市中竟有如此清幽胜境的惊叹,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城市和谐共存的赞美。接下来的“泛鼎疑烟宿,当窗似涧秋”通过比喻,形容石室内煮酒的氛围仿佛烟雾缭绕,窗户景色如秋天山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俄闻莺响发,无乃谷中求”以鸟鸣声收尾,暗示此处虽在城市之中,却能听到山谷间的莺啼,给人以超脱尘世之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春日兰亭石室聚会的独特感受。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送鲁广文霞峰之桐乡县任

送别恒伤别意难,送君翻觉有馀欢。

平生司铎称寒士,一旦专城得美官。

雪霁秦关新马路,烟浓吴会旧渔竿。

宦游返国情应洽,乡语临民赋易完。

退食谩筹黄菊计,课耕喜近白云峦。

花明翠幰青青草,想到桐乡春未残。

(0)

哭罗沧来·其一

异地逢君白草中,相思解渴潞河东。

珊瑚笔秃难为腕,翡翠裘残不禦风。

漆断千年音歇绝,铜埋百代字消融。

今朝抚玩人何处,一点昏灯四壁空。

(0)

猛虎行

头如坚城尾如纛,抬头扬尾睛光烛。

天风从拥出长林,一声高吼摇山谷。

猛虎食人不食鹿,居人户户编毛竹。

竹如利刃列成城,一跳曾经洞虎腹。

县官昨日吏胥来,坐向床头索酒肉。

称言今岁纳粮难,官止收钱不收粟。

举目周瞻四壁空,两岁婴儿难卖鬻。

丈夫被吏牵见官,妻儿坐向穷檐哭。

(0)

半岭和薇隐韵

半岭幽居好,疏谈向夜分。

剑明疑有月,香细欲生云。

新酝皆松术,清娱有典坟。

湘帘池上动,苦露湿行裙。

(0)

前楼

前楼交树檐柯遍,后户穿窗月轮见。

楼空贮愁愁不升,飞露著镜如吹镫。

长天无鸿断来信,自祷夜风吹梦近。

一夕参差隔院声,梨花飞白春人鬓。

(0)

行路难·其二十九

维舟崖寺试追攀,却说飞来自皖山。

乡国十年归未得,暂留此地算生还。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