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鳞冲晚浪,白鸟占闲池。
一僧年八十,邀我觅新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田园景象。诗人身处地势偏远之处,周围没有宾客朋友,只有稀疏的树林和简陋的篱笆,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傍晚时分,紫色的鱼儿在池塘中跃动,白色的水鸟悠闲地占据着水面。岸边的柳树浓绿低垂,桃花沾满了晶莹的露水,显得生机盎然。
诗人遇见一位年逾八十的僧人,他热情地邀请诗人一同寻找创作灵感,觅写新的诗篇。这不仅展现了僧人的雅兴,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流露出诗人与僧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典午氏之盛时兮,余鼻祖曰子荆。
谋乐郊以隐居兮,飏漱石之清名。
有闻孙曰承公兮,尝令鄞与馀姚。
爱会稽之山水兮,爰徙家于兹城。
当永和之九年兮,惠风畅夫莫春。
偕王谢之诸公兮,会修禊于兰亭。
赋临流之五言兮,寄幽寻之逸兴。
泛回沼倚脩竹兮,松风落而冷冷。
维兴公尤好事兮,作流觞之后序。
助逸少之高致兮,齐芳誉于难兄。
既乃登陆而游兮,历天台与四明。
漱飞瀑于笔端兮,遗掷地之金声。
余自句章徙姚兮,倏绵历乎十稔。
慨风流之浸邈兮,幸犹为夫越氓。
掬清泉之潺湲兮,友过云之溶泄。
访樊榭之杳霭兮,栖石窗之玲珑。
客有过余兮,谓余博览而好古。
世为越人兮,胡不志夫越之风土。
余谢不能兮,伛余指而缕数。
前有灵符之记兮,后有龟龄之赋。
嗟彼皆已为陈迹兮,时亦随夫所遇。
傥含毫而不断兮,将羞余之鼻祖。
《越问·其一篇引》【宋·孙因】典午氏之盛时兮,余鼻祖曰子荆。谋乐郊以隐居兮,飏漱石之清名。有闻孙曰承公兮,尝令鄞与馀姚。爱会稽之山水兮,爰徙家于兹城。当永和之九年兮,惠风畅夫莫春。偕王谢之诸公兮,会修禊于兰亭。赋临流之五言兮,寄幽寻之逸兴。泛回沼倚脩竹兮,松风落而冷冷。维兴公尤好事兮,作流觞之后序。助逸少之高致兮,齐芳誉于难兄。既乃登陆而游兮,历天台与四明。漱飞瀑于笔端兮,遗掷地之金声。余自句章徙姚兮,倏绵历乎十稔。慨风流之浸邈兮,幸犹为夫越氓。掬清泉之潺湲兮,友过云之溶泄。访樊榭之杳霭兮,栖石窗之玲珑。客有过余兮,谓余博览而好古。世为越人兮,胡不志夫越之风土。余谢不能兮,伛余指而缕数。前有灵符之记兮,后有龟龄之赋。嗟彼皆已为陈迹兮,时亦随夫所遇。傥含毫而不断兮,将羞余之鼻祖。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7367c6973573168716.html
忆昔西来,春已暮、馀寒犹力。
正迤逦、登山临水,未嗟行役。
云笈偶寻高士传,桃川又访秦人迹。
向此时、游宦兴阑珊,归无策。归计定,归心迫。
惊换岁,犹为客。还怅望、家山千里,迥无消息。
□□不堪泥路远,烟林赖有梅花白。
为孤芳、领略岁寒情,谁人识。
平生花恨少,又那得、酒中愁。
自禅板停参,蒲团悟罢,身世忘忧。
南柯旧时太守,尽当年、富贵即时休。
莫羡痴儿小子,心心念念封侯。优游。取次凝眸。
春浩浩、思悠悠。
爱万木欣荣,幽泉流注,好鸟勾舟,感生生、自然造化,玩吾心、此外复何求。
应有知音共赏,定当一语相投。